拼音:méng 注音:méng 部首:艹 部首笔画:3
笔画:10 笔顺:横竖竖竖折撇捺竖折横 结构:上下结构
五笔86:ALWM 五笔98:ALWM UNICODE:U+8394 四角号码:44600
仓颉:TWCB GBK编码:C76D 规范编码:
莔
méng ㄇㄥˊ
◎ 一种中药草,即“贝母”。
[①][méng]
[《廣韻》武庚切,平庚,明。]
药草名。即贝母。
[广 韵]:武庚切,下平12庚,méng,梗開二平庚明
[粤 语]:maang4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莔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1034第05
【廣韻】武庚切【集韻】眉耕切【韻會】眉甍切【正韻】眉庚切,𠀤音盲。【爾雅·釋草】莔,貝母。【註】根如小貝,圓而白,華、葉似韭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王芻莔臺。【蔡邕·述行賦】布𧄸菼與臺莔兮。 又與蝱通。【爾雅疏】詩云言采其蝱。陸璣曰:蝱,今藥草貝母也。 又【唐韻古音】武郞切【韻補】謨郞切,𠀤音芒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許訖切,音迄。吳孫休長子字。
考證:〔【蔡邕·述行賦】𧄸菼與臺莔兮。〕 謹照原文𧄸菼上增布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