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jì 注音:jì 部首:艹 部首笔画:3
笔画:17 笔顺:横竖竖捺横捺撇竖折撇撇折捺横撇竖横横 结构:上下结构
五笔86:AYVF 五笔98:AYJF UNICODE:U+85BA 四角号码:44223
仓颉:TYX GBK编码:CB6A 规范编码:
薺
jì ㄐㄧˋ
[①][jì]
[《廣韻》徂禮切,上薺,從。]
(1)荠菜。
(2)通“齏”。细切的咸菜。
[②][cí]
[《廣韻》疾資切,平脂,從。]
蒺藜。
[③][qí]
见“荸薺”。
[上古音]:脂部从母,dzyei
[广 韵]:疾資切,上平6脂,cí,止開三平脂A從
[平水韵]:上平四支·上声八荠·去声八霁
[粤 语]:cai4cai5ci4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薺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1063第08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在禮切,音鱭。甘菜。【詩·邶風】誰謂荼苦,其甘如薺。【董仲舒·雨雹對】薺麥始生,由陽升也。 又【韻會】草名。 又【類篇】才詣切,音劑。義同。 又才資切,音疵。《采薺》,逸《詩》篇名。【周禮·春官·樂師】趨以采薺。 又通茨,見茨字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