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shàn 注音:shàn 部首:部首笔画:7

笔画:20 笔顺:捺撇横横横竖捺横横横竖折横捺横横横竖折横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UDYY 五笔98:UYYD UNICODE:U+8B71 四角号码:80661

仓颉:TQYRR GBK编码:D769 规范编码:

shàn ㄕㄢˋ

◎ 古同“”。

[①][shàn]

[《廣韻》常演切,上獮,禪。]

亦作“1”。

(1)吉祥;好;美好。

(2)善行;善事。善人。

(3)好处,优点。

(4)和善;老实;好对付。

(5)交好;亲善。

(6)指信奉佛教的人或与佛教有关的事物。参见“善男信女”、“善友”、“善緣”等。

(7)使之善;改善。

(8)表示赞同、应诺。

(9)表示赞叹。

(10)赞美;褒扬。

(11)喜好。

(12)谓欣羡。

(13)擅长;善于。

(14)通晓;熟练;熟悉。

(15)修治;治理。

(16)大;高;丰。

(17)多。参见“善懷”。

(18)容易。

(19)妥善;好好地。

(20)成功。参见“善敗”。

(21)适意;适宜。

(22)爱惜。参见“善日”、“善時”。

(23)揩拭。参见“善刀”。

(24)方言。轻;少;不厉害。

(25)通“”。膳食。

(26)姓。五代有善友,宋有善辰,明有善养。见《正字通·口部》。

[广 韵]:常演切,上28獮,shàn,山開三上仙A常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上】【言字部】 譱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1184第01

【唐韻】常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上演切,𠀤膳上聲。【說文】吉也。从誩从羊,與義美同意。【前漢·禮樂志】安上治民,莫譱於禮。移風易俗,莫譱於樂。【師古註】古善字。 又【玉篇】大也。 又人名。崇譱,見【宋史·宗室表】。 【說文】篆文作𦎍。【集韻】隸作善。亦作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