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tóng 注音:tóng 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16 笔顺:横竖撇捺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竖横横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SUJF 五笔98:SUJF UNICODE:U+6A66 四角号码:40915

仓颉:DYTG GBK编码:9948 规范编码:8008

tóng ㄊㄨㄥˊ

◎ 古书上指木棉树。

详细字义

◎ 橦 tóng

〈名〉

木名,即草棉,梧桐木 [levant cotton],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,生长于中国云南省,其花瓣可织成布。如:橦华(橦花。木本棉花);橦布(橦花布)

[①][tóng]

[《廣韻》徒紅切,平東,定。]

[《廣韻》宅江切,平江,澄。]

即梧桐木。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。

[②][chuáng]

[《廣韻》宅江切,平江,澄。]

(1)帐柱。

(2)竿。

(3)穿在渡河缆绳上用以渡人的木筒。

[③][chōng]

[《集韻》昌容切,平鍾,昌。]

(1)击,刺。

(2)通“”。古代的冲锋车。

(3)见“3橦”。

[④][zhōng]

[《廣韻》職容切,平鍾,章。]

量词。古代用于木头的计量。

[广 韵]:徒紅切,上平1東,tóng,通開一平東定

[平水韵]:上平一东·上平二冬·上平三江

[唐 音]:dhung,djhang,jiong

[国 语]:chuáng,chōng,tóng

[粤 语]:cong4tung4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橦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554第23
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徒紅切【集韻】徒東切,𠀤音同。木名。花可爲布。【左思·蜀都賦】布有橦華。【張揖曰】橦華柔脃,可績爲布。出永昌。 又【唐韻】職容切,音鍾。義同。 又【類篇】木一截也。唐式,柴方三尺五寸曰一橦。 又【集韻】昌容切,音𧘂。陷陣車也。本作䡴。【晉書·宣帝紀】輴櫓鉤橦,發矢石雨下。 又【說文】【唐韻】宅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傳江切,𠀤音幢。【說文】帳極也。【玉篇】竿也。或作幢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都盧尋橦。【李善註】都盧國人,體輕善緣。○按本字音幢,本賦音同,下與鋒、逢叶。《五經字樣》云本音同。今借爲木橦字。 又【正韻】助莊切,音牀。義同。 又【博雅】刺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