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xiē 注音:xiē 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13 笔顺:横竖撇捺横横横竖折撇横撇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SDHD 五笔98:SDHD UNICODE:U+6954 四角号码:47984

仓颉:DQHK GBK编码:D0A8 规范编码:5390

xiē ㄒㄧㄝˉ

◎ 填充器物的空隙使其牢固的木橛、木片等:楔子楔形文字

◎ 楔

wedge

详细字义

◎ 楔 xiē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木,契( qì)声。本义:楔子,上粗下锐的小木橛)

(2) 同本义 [wedge]

楔,櫼也。——《说文

复楔齿缀足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
大者以为舟航柱梁,小者以为楫楔。——《淮南子

(3) 又如:木楔,竹楔

(4) 楔形物 [sth.resembling a wedge]

楔貌如轭上两末。——《仪礼·既夕礼》

(5) 又如:光楔;雷楔

(6) 门两旁的木柱 [door-posts]

枨谓之楔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注:“门两旁木。”

词性变化

◎ 楔 xiē

〈动〉

(1) 把楔形物插入或捶打到物体里面 [drive a wedge between;wedge]

楔齿用角柶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

(2) 又如:楔齿(古时人初死,用柶撑其齿使不闭合,以便于饭含柶礼器);墙上楔个钉子;建筑工人把木隔板楔在顶部的结构上

(3) 安插 [plant]。如:上院楔乎政府与下院之间

(4) 投;发射 [project]。如:楔了一排子手榴弹;楔炮

[①][xiē]

[《廣韻》先結切,入屑,心。]

[《廣韻》古黠切,入黠,見。]

(1)樱桃。

(2)门两边的木柱。

(3)楔子。一端平厚一端扁锐的竹,木片,多用以插入榫缝或空隙中,起固定或堵塞作用。

(4)指楔形物。

(5)把楔形物插入或捶打到物体里面。

(6)犹安插。

(7)投;发射。

[广 韵]:古黠切,入14黠,jia,山開二入山見

[平水韵]:入声八黠·入声九屑

[国 语]:xiē,xiè

[粤 语]:sit3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楔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539第13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先結切,音屑。【說文】櫼也。【爾雅·釋宮】棖謂之楔。【註】門兩旁木柣,卽今府署大門脫限者,兩旁柱兩木于橛之端是也。【韓愈·進學解】椳闑扂楔。 又柱也。【禮·喪大記】小臣楔齒用角柶。詳柶註。 又木名。【爾雅·釋木】楔,荆桃。【郭註】今櫻桃也。 又【左思·蜀都賦】椶枒楔樅。【劉逵註】楔似松,有刺。 又【集韻】吉屑切,音結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訖黠切,音戛。亦門兩旁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