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注音:部首:部首笔画:6

笔画:15 笔顺:竖折横竖横捺撇横竖折横横撇折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JTJT 五笔98:JTJT UNICODE:U+876E 四角号码:58147

仓颉:LIOAE GBK编码:F2F3 规范编码:5922

fù ㄈㄨˋ

◎ 〔蝮蛇〕体色灰褐,有斑纹,头部略呈三角形,有毒牙。

详细字义

◎ 蝮 fù

〈名〉

(1) 动物名。蝮蛇 [Pallas pitviper]

蝮,虫也。从虫,复声。——《说文

蝮虺博三寸,首大如擘。——《说文

羽山多蝮虫。——《山海经·南山经》

蝮蛇蓁蓁。——《楚辞·招魂》

(2) 又如:蝮虫(传说中的毒蛇名);蝮毒(蝮蛇之毒。蝮蛇般的毒心,极言其恶毒);蝮蝎(蝮蛇与蝎子。泛指毒蛇、毒虫);蝮虿(蝮蛇和蝎子)

[①][fù]

[《廣韻》芳福切,入屋,敷。]

(1)毒蛇名。蝮蛇。

(2)见“蝮蜟”。

(3)见“蝮蜪”。

(4)通“”。参见“蝮鷙”。

(5)姓。

[广 韵]:芳福切,入1屋,fu,通開三入東滂

[平水韵]:入声一屋

[粤 语]:fuk1

[闽南语]:hok8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申集中】【虫字部】 蝮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091第01

【唐韻】芳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芳六切,𠀤音覆。【說文】虫也。【爾雅·釋魚】蝮虺,博三寸,首大如擘。【註】身廣三寸,頭大如人擘指,此自一種蛇,名爲蝮虺。【楚辭·招魂】蝮蛇蓁蓁。【註】蝮,大蛇也。【前漢·田儋傳】蝮蠚手則斬手,蠚足則斬足。【師古註】蝮出南方。【博物志】蝮蛇,秋月毒甚,無所蜇螫,齧草木以泄其氣,草木卽死。人樵採爲草木所傷刺者,亦殺人。【本草】蝮蛇,形不長,頭扁口尖,身赤文斑,亦有靑黑色者。人犯之,頭足貼著。【韓愈詩】蝮蛇生子時,坼裂腸無肝。 又【爾雅·釋蟲】蝝,蝮蜪。【註】蝗子未有翅者。 又蝮蜟,蟬未蛻者。見《論衡》。 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唐乾封元年,攺武惟良爲蝮氏。 又【集韻】房六切,音伏。義同。 又蝮蜪之蝮亦音匐,鼻墨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