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kǎi 注音:kǎi 部首:部首笔画:3

笔画:12 笔顺:竖折竖横竖折横捺撇横撇折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MGKM 五笔98:MGKW UNICODE:U+51F1 四角号码:27110

仓颉:UTHN GBK编码:8450 规范编码:

kǎi ㄎㄞˇ

◎ 见“”。

[①][kǎi]

[《廣韻》苦亥切,上海,溪。]

1”的繁体字。

(1)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。

(2)和乐;欢乐。

(3)温和。参见“凱風”。

(4)砍,斩。

(5)通“”。指德才兼备的人。

(6)通“”。切实。参见“凱切”。

(7)姓。

[广 韵]:苦亥切,上15海,kǎi,蟹開一上咍溪

[平水韵]:上声十贿

[国 语]:kǎi

[粤 语]:hoi2ngoi2

[闽南语]:khai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子集下】【几字部】 凱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34第31

【唐韻】苦亥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可亥切,𠀤同愷。【玉篇】凱,樂也。或作愷。又善也。【史記·五帝本紀】高陽氏有才子八人,謂之八愷。又【正韻】和也。南風謂之凱風。【詩·衞風】凱風自南。又通作闓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昆蟲凱澤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昆蟲闓澤。【註】師古曰:闓讀曰凱。文穎曰:闓樂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