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kē 注音:kē 部首:疒 部首笔画:5
笔画:10 笔顺:捺横撇捺横横竖折横竖 结构:半包围结构
五笔86:USKD 五笔98:USKD UNICODE:U+75B4 四角号码:00121
仓颉:KMNR GBK编码:F0E2 规范编码:4616
疴
kē ㄎㄜˉ
◎ 疴
详细字义
◎ 疴 kē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疒( chuáng),表示与疾病有关,可声。本义:疾病) 同本义 [illness]
疴,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时即有口疴。——《洪范·五行传》
(2) 又如:疴疾(又叫疴恙。疾病);疴痒(疾病痛痒);沉疴(重病)
[①][kē]
[《集韻》於河切,平歌,影。]
疾病。
[广 韵]:烏何切,下平7歌,ē,果開一平歌影
[粤 语]:o1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 疴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770第27
【唐韻】烏何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於何切,𠀤音阿。病也。【前漢·五行志】時卽有口疴。亦作痾。 又【廣韻】枯駕切【集韻】丘駕切,𠀤音髂。小兒驚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