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zhǔn 注音:zhǔn 部首:部首笔画:2

笔画:10 笔顺:捺横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UWYG 五笔98:UWYG UNICODE:U+51C6 四角号码:30115

仓颉:IMOG GBK编码:D7BC 规范编码:2024

(準)

zhǔn ㄓㄨㄣˇ

◎ 允许,许可:准许准予批准

◎ 依照,依据:准此处理

◎ 定平直的东西:水准准绳

◎ 法则,可以做为依据的:准则标准

◎ 箭靶的中心:准的(dì)。

◎ 正确:准确准星瞄准

◎ 一定,确实:准保准定

◎ 鼻子:隆准(高鼻子)。

◎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,如同,类似:准尉准平原

◎ 准

allow follow grant permit standard norm

详细字义

◎ 准 zhǔn

〈动〉

(1) (准本为凖的俗字,现为凖的简化字。但在未简化前,准习用的意义,与凖字有别)

(2) 公文用语 [permit]。始于唐·五代 (1) 表示允许,认可

乃于战所,准当时兵士,人种树一株,以旌武功。——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

(3) 又如:批准;照准;准如所请 (2) 引申为比照,作某类事物看待。如:准前例办理;准平原;准尉 (3) 表示依据、根据。如:准某部函

(4) 决定,必定 [determine]。公文用语。如:准于某日起程

这准是使猛了劲,岔了气了。——《儿女英雄传

(5) 折充;抵充 [convert into;compensate]

连身上外盖衣服,脱下准了店钱。——《醒世恒言

新旧钱暂兼行,新钱千准银一两,旧钱准七钱。——《清史稿

我有心看上她,与我家做个媳妇,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;岂不两得其便。——《窦娥冤

(6) 又如:准价(折价);可准(可以抵偿);准算(折算;抵帐)

词性变化

◎ 准

凖 zhǔn

〈形〉

(1) (形声。从水,隼( sǔn)声。本义:平,不倾斜)

(2) 同本义(取义于水平,侧重于平稳) [level]

凖,平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亦俗作准。段玉裁注:“谓水之平也。天下莫平于水,水平谓之凖”

推而放诸东海而凖。——《礼记·祭义》。注:“犹平也。”

(3) 亦指其他物体的平

輈注则利凖,利凖则久,和则安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》

(4) 又如:准望(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)

(5) 准确 [accurate;precise;exact]。如:不知准不准;投篮准;打得准;猜得准;准成(准星;准确可靠);准当(准确恰当);那准不对;没准儿

(6) 轻重相当;均等 [equal]

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。——《·系辞》

幸少从女言,得厚息,略相准。——《聊斋志异

◎ 准

凖 zhǔn

〈名〉

(1) 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 [level]

凖者,所以揆平取正也。——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

(2) 又如:准平(测量平面的仪器)

(3) 标准;法则 [standard;rule]

礼者,节之凖也。——《荀子·致士》

(4) 又如:准式,准格(标准,准则);准限(标准)

(5) 箭靶,靶子。通“” [target]

我有平肩舆,前途犹准的。——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

(6) 又如:准的(箭靶;标准;准则);准执(箭靶);准鹄(即正鹄。箭靶。引申为目标);准式(标准;楷模);准格(犹言标准、规格)

(7) 鼻子 [nose]

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,长揖山东隆准公。——李白梁甫吟

(8) 姓

◎ 准

凖 zhǔn

〈动〉

(1) 允许;批准 [permit;allow;grant]。 唐、 宋以来公文上许可的批语,俗作“

乃于战所,准当时兵士,人种树一株,以旌武功。——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

我要放他,你又苦苦的不准。——《儿女英雄传

(2) 又如:准查记录;准行(准许;许可);准奏(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)

(3) 料想;打算 [expect]。如:准拟(料想;打算);准承(料想;打算)

(4) 仿效,效法 [follow]

始都乐寿,号 金城宫,备百官,准 开皇故事。——《新唐书

(5) 又如:准遵(遵循;依照);准据(依据);准拟(遵循;模仿)

(6) 瞄准 [aim at ]

修胫者使之跖钁,强脊者使之负土,眇者使之准,伛者使之涂,各有所宜。——《淮南子

(7) 又如:准度(测量,衡量);准裁(衡量,裁定);准量(计量;估量)

(8) 测量,度量 [measure]

轼始至 颖,遣吏以水平准之, 淮之涨水高于 新沟几一丈。——《宋史

(9) 揣测,揣度 [conjecture]

仁君处位而不安,大夫隐道而不言,群臣准上意而怀当。——《淮南子

(10) 按照,依照 [according to]

若体规画圆,准方作矩,终为人之臣仆,乌尚得谓之诗哉。——《答章秀才论诗书

(11) 又如:准式(依照准则或样式);准律(依照法律);准据(依据)

[①][zhǔn]

[《廣韻》之尹切,上準,章。]

(1)允许;批准。

(2)依据;根据。

(3)同“”。标准;准则。

(4)同“”。推断;衡量。

(5)同“”。折算;折合;抵偿。

(6)同“”。准确。

(7)同“”。一定;肯定。

(8)同“”。用作名词,犹把握;准头。或表示确定的主意、方式、规律等。

(9)同“”。犹言足;整。

(10)同“”。鼻子。

(11)“”的简化字。

[广 韵]:之尹切,上17準,zhǔn,臻合三上諄章

[平水韵]:上声十一轸·入声九屑

[国 语]:zhǔn

[粤 语]:zeon2

[闽南语]:chun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子集下】【冫字部】 准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132第37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俗準字。【正字通】字林準與准同。正韻軫韻準准二字𠀤存,當卽準字重文。


(準)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之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主尹切,𠀤肫上聲。【說文】平也。【前漢·律歷志】繩直生準。準者,所以揆平取正也。【書·立政】準人。【正義】準人,正法之人,謂士官。 又均也。【禮·月令】先定準直。【正義】謂輕重平均。 又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權之然後準之。【註】謂準擊平正之也。 又平準,漢官名。武帝置平準官,籠天下鹽鐵。 又則也,倣也。【易·繫辭】易與天地準。 又樂器,漢京房所作,以定律數。 亦作准。【莊子·天道篇】平中準,大匠取法焉。【字林】準與準同。 又【唐韻】職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朱劣切,𠀤音拙。【史記·高祖本紀】隆準而龍顏。【註】服虔曰:準,頰權也。文穎曰:準,鼻也。 又【集韻】數軌切【正韻】式軌切,𠀤音水。亦平也。一曰車轅脊不停水。
(準)考證:〔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準之,然後量之。【註】謂準擊平正之也。〕 謹按註係上句權之然後準之之註。謹將改準之然後量之句,改爲權之然後準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