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kuí 注音:kuí 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13 笔顺:折捺撇撇捺横横撇捺横折撇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WGDA 五笔98:WGDA UNICODE:U+6223 四角号码:13850

仓颉:NKI GBK编码:91E8 规范编码:7766

kuí ㄎㄨㄟˊ

◎ 古代戟一类的兵器:“一人冕,执戣,立于东垂。”

详细字义

◎ 戣 kuí

〈名〉

古代戟一类的兵器 [an ancient weapon]

戣,周制侍臣执戣立于东垂兵也。从戈,癸声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癸之后制字。

一人冕,执戣。——《·顾命》

[①][kuí]

[《廣韻》渠追切,平脂,羣。]

亦作“1”。亦作“2”。

古兵器名。戟属。

[广 韵]:渠追切,上平6脂,kuí,止合三平脂B群

[平水韵]:上平四支

[国 语]:kuí

[粤 语]:kwai4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戣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413第23

【廣韻】渠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龜切,𠀤音逵。【廣韻】戟屬。【書·顧命】一人冕執戣。 又人名。【韓愈·孔公誌銘】孔子之後三十八世,有孫曰戣,字君嚴。 又【集韻】求位切,音匱。【字林】兵也。或从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