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chù 注音:chù 部首:部首笔画:12

笔画:17 笔顺:竖折捺撇横竖横横捺捺捺捺折竖竖折竖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LFOM 五笔98:LFOM UNICODE:U+9EDC 四角号码:62372

仓颉:WFUU GBK编码:F7ED 规范编码:6241

chù ㄔㄨˋ

◎ 降职或罢免:罢黜废黜贬黜黜退黜斥黜免黜逐黜陟

◎ 黜

dismiss

详细字义

◎ 黜 chù

〈动〉

(1) (形声。从黑,出声。本义:黑暗)

(2) 降职或罢免 [degrade or dismiss]

黜,贬下也。——《说文

黜,贬也,下也。——《玉篇

黜陟幽明。——《虞书》。传:“退其幽者。”

何以黜朱于朝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

咸黜不端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

台臣惭,追受其牒,为复太守官而黜臧使者。——高适书博鸡者事

理乱不知,黜涉不闻。—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

(3) 又如:罢黜百家;黜落(罢免,除名);黜升(官吏的罢免与升迁);黜放(革职放逐)

(4) 废除;取消 [abolish;abandon;annul]

汤既黜 夏命。——《·汤诰序》

爱季佗而黜 仆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

王黜翟后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
君将黜嗜欲。——《庄子·徐无鬼》

(5) 又如:黜华(摈除文饰,不事虚华)

[①][chù]

[《廣韻》丑律切,入術,徹。]

2”的被通假字。

(1)贬降,罢退。

(2)减损。

(3)摈弃。

(4)废除。

(5)放纵。参见“黜嫚”。

(6)放逐。

(7)去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爲之六閒,以揚沉伏,而黜散越也。”韦昭注:“黜,去也……發揚滯伏之氣,而去散越者也。”一说通“”。收敛;收聚。

(8)贬斥。

[广 韵]:丑律切,入6術,chu,臻合三入諄徹

[平水韵]:入声四质

[粤 语]:ceot1zeot1zyut6

[闽南语]:thut8,lut4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亥集下】【黑字部】 黜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519第21

【唐韻】丑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敕律切,𠀤音怵。【說文】貶下也。【玉篇】退也,貶也,下也,去也,放絕也,減也。【六書故】𢷤斥汙闇也。【書·舜典】三載考績,三考黜陟幽明。 又通作絀。【禮·王制】不孝者,君絀以爵。 或作詘。別作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