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shén shí 注音:shén shí 部首:部首笔画:2

笔画:4 笔顺:撇竖横竖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WFH 五笔98:WFH UNICODE:U+4EC0 四角号码:24200

仓颉:OJ GBK编码:CAB2 规范编码:0129

shí ㄕˊ

◎ 十(多用于分数或倍数):什百(十倍和百)。什一(十分之一)。什袭珍藏(形容极其珍重地收藏物品)。

◎ 各种的,各样的:什锦(各种各样东西凑成的食品)。什物

◎ 诗篇:篇什雅什

◎ 什

assorted

详细字义

◎ 什 shén

另见 shí

词性变化

◎ 什 shí

〈形〉

(1) 杂;多种的 [miscellaneous]

什,聚也,杂也。吴楚之间谓资生杂具为什物。——《三苍

作什器于寿邱。——《史记·五帝纪》。索引:“人家常用之器非一,故以十为数,犹今云什物也。”

军资什物,不曾遗弃。——《三国演义

(2) 又如:什具(各种日用器具);什面(世面。指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)

(3) 另见 shén

[①][shí]

[《廣韻》是執切,入緝,禪。]

(1)古代兵制,五人为伍,两伍为什。

(2)古代户籍编制,十家为“”。

(3)《诗经》中《雅》、《頌》部分多以十篇为一组,称之为“”。如:《鹿鸣之什》、《清庙之什》等。后用以泛指诗篇、文卷,犹言篇什。

(4)十。

(5)指十倍或十成。

(6)杂。参见“什件”、“什具”、“什物”、“什器”、“什錦”。

(7)见“什面”。

[②][shén]

同“2”。

[广 韵]:是執切,入26緝,shí,深開三入侵A常

[平水韵]:入声十四缉

[国 语]:shí,shén

[粤 语]:sam6sap6zaap6

[闽南语]:chap8,saN2,sip4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什; 康熙笔画:4; 页码:页91第06
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𠀤是執切,音十。十人爲什。又古者師行,二五爲什。凡食器之類必共之,故曰什物什器。【史記·五帝紀註】什物謂常用者,其數非一,故云什。 又篇什。【朱子曰】詩雅頌無諸國之別,故十篇爲一卷,猶軍法十人爲什也。【五經通義】國風多寡不等,不稱什。雅頌十篇爲聮,惟魚藻,蕩及閔予小子,雖無過乎什,亦稱什,舉成數耳。若不及者,如駉頌四篇,𨙻頌五篇,皆不稱什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