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fèn 注音:fèn 部首:亻 部首笔画:2
笔画:14 笔顺:撇竖横竖横竖竖竖折横横横撇捺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WFAM 五笔98:WFAM UNICODE:U+50E8 四角号码:24286
仓颉:OJTC GBK编码:8366 规范编码:
僨
fèn ㄈㄣˋ
◎ 见“偾”。
[①][fèn]
[《廣韻》方問切,去問,非。]
(1)倒覆;僵仆。
(2)覆败;灭亡。
(3)毁坏;败坏。
(4)奋;起。参见“僨發”、“僨興”。
[广 韵]:方問切,去23問,fèn,臻合三去文幫
[平水韵]:去声十三问
[国 语]:fèn
[粤 语]:fan5
[闽南语]:phun3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僨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117第16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方問切,音奮。【爾雅·釋言】僵也。【疏】仰偃也。【左傳·隱三年】鄭伯之車僨于濟。又【昭十三年】叔向曰:牛雖瘠,僨于豚上,其畏不死。 又覆敗也。【大學】一言僨事。 一作賁。【禮·射義】賁軍之將不入。 又【左傳·僖十五年】隂血周作,張脈僨興。【註】僨,動也。 又【集韻】逋昆切,音奔。僨,驕不可禁之勢。
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詁】僵也。〕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