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guǎng 注音:guǎng 部首:部首笔画:3

笔画:6 笔顺:撇折撇捺横撇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QTYT 五笔98:QTOT UNICODE:U+72B7 四角号码:40200

仓颉:KHI GBK编码:E1EE 规范编码:3618

(獷)

guǎng ㄍㄨㄤˇ

◎ 粗野:粗犷犷悍

详细字义

◎ 犷

獷 guǎng

〈形〉

(1) (形声。从犬,广声。本义:犬凶恶,凶猛)

(2) 同本义 [angry and untamable]

犷,犬犷犷不可附也。——《说文

犷彼淮夷。——《韩诗·泮水》

犷犷亡秦。——《汉书

犷,猛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注

犷,恶也。——《汉书·段颎传》注

(3) 又如:犷兽(凶猛的野兽);犷狉(凶猛野蛮);犷恶(凶猛,凶恶);犷戾(凶暴而乖张);犷狠(横暴凶狠);犷暴(凶暴);犷犷(凶暴;凶恶)

(4) 粗野 [rude]

且临守偏海,政移犷俗。——《后汉书·祭肜传》

(5) 又如:犷语(粗野的语言);犷卤(粗野愚钝);犷顽(粗野不驯);犷锐(粗野好斗)

(6) 强悍,强壮凶悍 [brutal]

年十五,犷悍无赖,犯法当死,变姓柳,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

(7) 又如:犷野(强悍野蛮);犷横(凶悍蛮横);犷俗(犷悍的习俗);犷敌(强敌)

[①][guǎng]

[《廣韻》居往切,上養,見。]

[《廣韻》古猛切,上梗,見。]

1”的繁体字。

(1)兽类凶猛不驯。

(2)勇猛;野蛮;强悍。

(3)指文学艺术风格的粗犷、豪放。

[②][jǐng]

[《集韻》俱永切,上梗,見。]

2”的繁体字。通“1”。

觉悟貌。

[平水韵]:上声二十二养·上声二十三梗

[粤 语]:gwong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 獷; 康熙笔画:19; 页码:页706第17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古猛切,音礦。【說文】犬獷獷不可附也。【廣韻】犬也。 又【前漢·敘傳】獷獷亡秦。【註】師古曰:獷獷,麤惡之貌。【后漢祭彤傳】政移獷俗。【關尹子·五鑑篇】耕夫習牛則獷。 又【廣韻】居往切【集韻】俱往切,𠀤音𢔺。【廣韻】獷平,縣名。在漁陽。 又【集韻】犬獷獷不可附。 又【集韻】俱永切,音憬。惡貌。 又【前漢·地理志】獷平。【註】師古曰:獷音九永反。 又【集韻】古勇切,音拱。【前漢·地理志·獷平註】服虔曰:獷,音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