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zhěn 注音:zhěn 部首:部首笔画:5

笔画:10 笔顺:捺横撇捺横撇捺撇撇撇 结构:半包围结构

五笔86:UWEE 五笔98:UWEE UNICODE:U+75B9 四角号码:00122

仓颉:KOHH GBK编码:D5EE 规范编码:2030

zhěn ㄓㄣˇ

◎ 皮肤上起的小颗粒,通常是红色,多由皮肤表层发炎浸润而起:湿疹麻疹(亦称“疹子”)。风疹丘疹疱疹

◎ 疹

anthema exanthem exanthema pox

详细字义

◎ 疹 zhěn

(1) 皮肤上起的红色小疙瘩。也指痘疮 [rash]。如:湿疹,瘙疹,瘟疹;疹粟(肌肤因受寒而起如粟一般的疹粒);疹子(麻疹)

(2) 病 [disease]

遂动旧疹,缠绵经月。——《洛阳伽蓝记

[①][zhěn]

[《廣韻》章忍切,上軫,章。]

(1)病名。表现为皮肤上发出红色小点,形如粟米。

(2)诊察。

[②][chèn]

[《集韻》丑刃切,去稕,徹。]

(1)同“”。疾病。

(2)用同“”。

[广 韵]:章忍切,上16軫,zhěn,臻開三上眞A章

[平水韵]:上声十一轸

[粤 语]:can2zan2

[闽南语]:chin2,chhin3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 疹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771第07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止忍切,音軫。【說文】脣瘍也。 又【釋名】疹,診也。有結氣可得診見也。【玉篇】癮疹,皮外小起也。【正字通】俗呼痘瘡曰疹。 又【集韻】丑刄切,同疢。熱病。【越語】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宦其子。【張衡·思𤣥賦】思百憂以自疹。【注】疹,疾也。 又【五音集韻】奴結切,音涅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頸忍切,音緊。脣瘍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