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fǎng 注音:fǎng 部首:部首笔画:6

笔画:10 笔顺:折折捺捺捺捺捺横折撇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XYN 五笔98:XYT UNICODE:U+7D21 四角号码:20927

仓颉:VFYHS GBK编码:BC8F 规范编码:

fǎng ㄈㄤˇ

◎ 见“”。

[①][fǎng]

[《廣韻》妃兩切,上養,敷。]

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2”。

(1)把麻、丝、棉等纺织纤维制成纱或线。

(2)一种稀薄而轻的丝织品。

[②][bǎng]

2”的繁体字。

悬空绑着;捆缚。

[广 韵]:妃兩切,上36養,fǎng,宕合三上陽滂

[平水韵]:上声二十二养

[粤 语]:fong2

[闽南语]:hong2,phang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紡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918第15

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妃兩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撫兩切,𠀤音仿。【說文】網絲也。【廣韻】績紡。【急就篇註】謂紡切麻絲之屬爲纑縷也。【儀禮·聘禮】賄用束紡。【註】紡,紡絲爲之,今之縛也。【左傳·昭十九年】託于紀鄣紡焉。【疏】紡,謂紡麻作纑也。 又【晉語】獻子執而紡于庭之槐。【註】紡,縣也。


考證:〔【儀禮·聘禮】賄用吏紡。〕 謹照原文吏紡改束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