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hàn 注音:hàn 部首:扌 部首笔画:3
笔画:6 笔顺:横竖横横横竖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RFH 五笔98:RFH UNICODE:U+625E 四角号码:51040
仓颉:QMJ GBK编码:9249 规范编码:6525
扞
hàn ㄏㄢˋ
◎ 同“捍”。
详细字义
◎ 扞 hàn
(2) 另见 hàn (捍)
[①][hàn]
[《廣韻》侯旰切,去翰,匣。]
亦作“仠2”。
(1)遮蔽;遮挡。
(2)保护;保卫。
(3)抵御;抵抗。
(4)触犯。
(5)臂衣。古代射箭时用的皮制臂套。
(6)通“悍”。勇猛。参见“扞將”。
[②][gǎn]
[《集韻》古旱切,上旱,見。]
同“擀1”。
碾压,使物舒展。
[广 韵]:侯旰切,去28翰,hàn,山開一去寒匣
[平水韵]:去声十五翰
[国 语]:hàn,gǎn
[粤 语]:hon6
[闽南语]:hmh4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 扞; 康熙笔画:7; 页码:页418第02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侯幹切,音翰。以手扞也。又衞也。【左傳·文六年】親帥扞之,送致諸竟。【前漢·𠛬法志】手足之扞頭目。【註】扞,禦難也。 又【說文】忮也。【增韻】抵也。【禮·學記】發然後禁,則扞格而不勝。【註】扞,堅不可入之貌。 又【史記·楚世家】蜀伐楚,於是楚爲扞關以距之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巴郡魚復扞水,有扞關。 又與𤿧通。臂衣也。【前漢·尹賞傳】被鎧扞,持刀兵。 又與銲通。【戰國策】豫讓刃其扞。【註】矛鐏謂之銲,施刃其端。 又【集韻】古旱切,干上聲。與擀同。【集韻】或作捍。別作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