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注音:部首:部首笔画:10

笔画:22 笔顺:折横折捺撇横竖撇捺折横折横竖折横竖折捺撇横竖 结构:上下结构

五笔86:XOXH 五笔98:XOXH UNICODE:U+9B3B 四角号码:17227

仓颉:NNMRB GBK编码:E5F7 规范编码:6476

yù ㄩˋ

◎ 卖:鬻歌鬻画鬻文为生卖儿鬻女

◎ 〔淫鬻〕水流溪谷之间。

◎ 古同“”,养育。

详细字义

◎ 鬻 yù

〈动〉

(1) (形声。( zhōu)本义:粥。引申为“”)

(2) 卖,出售 [sell;vend]

鲋也鬻狱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

市贱鬻贵。——《国语·齐语》

人争鬻之。——明· 刘基《卖柑者言

明告鬻梅者。——清· 龚自珍《病梅馆记

(3) 又如:鬻卜(卖卦);鬻文(为人撰写文章而接受酬劳。即“卖文”);鬻技(出卖技艺以谋生);鬻歌(卖歌,以歌唱谋生);鬻爵(出卖官爵)

(4) 使用 [use]。如:鬻狱(利用讼案而收受贿赂);鬻举(使用钱财贿赂而登科第)

(5) 盗取 [usurp]。如:鬻事(盗取事名);鬻权(弄权)

词性变化

◎ 鬻 yù

〈形〉

幼小 [young]。如:鬻子(稚子)

[①][yù]

[《廣韻》余六切,入屋,以。]

亦作“1”。

(1)卖。

(2)引申为谋取私利而出卖。

(3)购买。

(4)炫耀;卖弄。

(5)通“”。幼稚。

(6)通“”。生育;养。

(7)用同“”。超越。参见“鬻度”。

(8)通“”。

(9)姓。周有鬻熊,为文王师,封为楚祖。见《史记·楚世家》。

[②][zhōu]

[《集韻》之六切,入屋,章。]

亦作“2”。

(1)同“”。

(2)见“2鬻”。

(3)通“”。

[广 韵]:余六切,入1屋,yù,通開三入東以

[平水韵]:入声一屋

[粤 语]:juk6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亥集上】【鬲字部】 鬻; 康熙笔画:22; 页码:页1459第45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之六切,音祝。【說文】䭈也。【註】今俗作粥。【爾雅·釋言】鬻,糜也。【註】淖糜。【儀禮·士喪禮】鬻餘飯。【註】以飯尸餘米爲鬻也。【左傳·昭七年】饘於是,鬻於是。【註】饘鬻,餬屬也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余六切,音育。【左傳·昭三年】有鬻踊者。【註】賣也。 又【莊子·德充符】四者天鬻也。天鬻也者,天食也。【音義】鬻,養也。 又姓。【前漢·藝文志】鬻子名熊,爲周師,自文王以下問焉,周封爲楚祖。 又【集韻】居六切,音鞠。【詩·豳風】鬻子之閔斯。【傳】鬻,稚也。【朱傳】養也。 又【集韻】忙皮切,音糜。通作𩞁𩞇。 又叶余律切,音矞。【揚雄·司空箴】匪人斯力,匪政斯敕,流貨市寵,而苞苴是鬻。 又叶職律切,音㤕。【蘇轍·鍾山詩】老僧一身泉上住,十年掃盡人閒迹。客到惟燒柏子香,晨饑坐視山前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