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ráo 注音:ráo 部首:艹 部首笔画:3
笔画:15 笔顺:横竖竖横竖横横竖横横竖横横撇折 结构:上下结构
五笔86:AFFQ 五笔98:AFFQ UNICODE:U+8558 四角号码:44212
仓颉:TGGU GBK编码:CA81 规范编码:
蕘
ráo ㄖㄠˊ
◎ 见“荛”。
[①][ráo]
[《廣韻》如招切,平宵,日。]
“荛1”的繁体字。
(1)柴草。
(2)刈草。亦指刈草的人。
[②][yáo]
[《集韻》倪幺切,平蕭,疑。]
“荛2”的繁体字。
指荛花。落叶灌木。花黄色,核果黑色,茎皮纤维可造纸。花供药用,有润喉消肿之效。参阅《神农本草经》卷三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六·荛花》。
[上古音]:宵部日母,nji?
[广 韵]:如招切,下平4宵,ráo,效開三平宵A日
[平水韵]:下平二萧
[粤 语]:jiu4
[闽南语]:gio5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蕘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1058第03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𠀤如招切,音饒。【說文】草薪也。【左傳·昭十三年】淫芻蕘者。【疏】𠀤燃火之草也。 又蕘花,藥名。【本草註】蕘者,饒也,其花繁饒也。 又【集韻】尼交切,音鐃。菜名。【博雅】蘴蕘,蕪精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陳楚之郊謂之蘴,魯齊之郊謂之蕘。
考證:〔【左傳·昭十三年】淫芻蕘者。【註】𠀤燃火之草也。〕 謹照原文註改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