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zhēn 注音:zhēn 部首:石 部首笔画:5
笔画:10 笔顺:横撇竖折横竖横竖折横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DHKG 五笔98:DHKG UNICODE:U+7827 四角号码:11660
仓颉:MRYR GBK编码:D5E8 规范编码:4478
砧
zhēn ㄓㄣˉ
◎ 砧
详细字义
◎ 砧
碪 zhēn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石,占声。本义:捣衣石)
(2) 同本义 [anvil;hammering block]
(3) 又如:砧杵(捣衣石和棒槌);砧石(捣衣石);砧声(捣衣声)。又指
(4) 切物用的砧板
饿猫临鼠穴,馋犬舐鱼砧。——唐· 卢延让逸句
(5) 又如:砧几(砧板);砧臼(砧板和石臼)
(6) 古代用于斩首或腰斩的刑具,犯人伏其上以受刑。如:砧斧(砧板与斧钺。古代杀人刑具)
(7) 锻捶金属用的垫座。如:铁砧
(8) 捣草石
砧,农家捣草石。——《正字通》
(9) 同“椹”。木砧。如:内砧
(10) 泛指物体下部的垫基 [base]
造门砧之制,长三尺五寸。——《营造法式》
(11) 捣衣声 [sound for beating clothes]
月明遥听远村砧。——唐· 刘沧《秋日山寺怀友人》
[①][zhēn]
[《廣韻》知林切,平侵,知。]
亦作“碪1”。
(1)捣衣石。
(2)捣衣声。
(3)切物用的砧板。
(4)古代用于斩首或腰斩的刑具,犯人伏其上以受刑。参见“砧斧”、“砧鑕”。
(5)泛指物体的基垫部分。
(6)锻捶金属用的垫座。
(7)方言。触着硬的或凸起的东西,感到不舒服或疼痛。
[广 韵]:知林切,下平21侵,zhēn,深開三平侵B知
[粤 语]:zam1
[闽南语]:tiam1,tim1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午集下】【石字部】 砧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828第43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知林切,音斟。擣衣石也。【庾信詩】秋砧調急節。 又藁砧,農家擣草石。【古樂府】藁砧今何在。 通作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