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tān 注音:tān 部首:部首笔画:3

笔画:11 笔顺:竖折横捺撇竖折横横横竖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KUJF 五笔98:KUJF UNICODE:U+5574 四角号码:68056

仓颉:RCWJ GBK编码:86AE 规范编码:7262

(嘽)

tān ㄊㄢˉ

◎ 〔啴啴〕a.形容牲口喘息,如“啴啴骆马”;b.形容众多盛大,如“王旅啴啴,如飞如翰”。

◎ (嘽)

(嘽)

tuō ㄊㄨㄛˉ

◎ 〔啴喛(huàn)〕哭泣的样子。

详细字义

◎ 啴

嘽 tān

〈动〉

(1) (形声。从口,单声。本义:喘息)

(2) 同本义 [pant]

啴,喘息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喜而甚亦喘息。

其乐心感者,其声啴以缓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宽绰貌。”

啴啴骆马。——《·小雅·四牡》

(3) 如:啴啴(喘息的样子)

词性变化

◎ 啴

嘽 tān

〈形〉

(1) 众盛 [grand]

戎车啴啴。——《·小雅·采芑》。传:“众也。”

王旅啴啴。——《·大雅·常武》。传:“盛也。”

(2) 又如:啴啴(众盛的样子);啴哼(形容声音沉重宏大);啴敦(盛大)

[①][tān]

[《廣韻》他干切,平寒,透。]

1”的繁体字。

(1)喘息。参见“嘽嘽”。

(2)众盛。参见“嘽嘽”。

[②][chǎn]

[《廣韻》昌善切,上獮,昌。]

2”的繁体字。

宽舒;舒缓。

[③][dǎn]

[《集韻》黨旱切,上緩,端。]

3”的繁体字。

惊扰;惊恐。

[上古音]:元部透母,than

[平水韵]:上平十四寒·下平一先·上声十六铣

[国 语]:tān,chǎn

[粤 语]:taan1

康熙字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