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lèi 注音:lèi 部首:木 部首笔画:4
笔画:17 笔顺:横竖撇捺横捺折竖捺捺捺捺竖折横竖横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SFLG 五笔98:SFLG UNICODE:U+6A91 四角号码:41961
仓颉:DMBW GBK编码:E9DB 规范编码:8097
檑
léi ㄌㄟˊ
◎ 古代作战的武器,即从高处推下的大块滚木、滚石:檑木。檑棍。
详细字义
◎ 檑 lèi
〈名〉
滚木,古代守城用的大圆木头,从城上推下打击攻城的人 [wooden beams used against enemy attack]
立战棚,具炮檑,造器备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。胡三省注:“檑,檑木也。自城上下之以压敌。”
[①][lèi]
[《集韻》盧對切,去隊,來。]
檑木。古代作战时从高处推下打击敌人的杀伤物。
[广 韵]:魯回切,上平15灰,léi,蟹合一平灰來
[国 语]:léi,lèi
[粤 语]:leoi4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檑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556第28
【集韻】盧回切,音雷。木名。 又【類篇】同礌。【埤蒼】推石自高而下也。亦作雷。【周禮·秋官·職金疏】雷,守城捍禦之具。又【司馬相如·子虚賦】礧石相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