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dǎo 注音:dǎo 部首:部首笔画:2

笔画:13 笔顺:折竖撇竖折横横横折捺捺捺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BWVO 五笔98:BQOY UNICODE:U+969D 四角号码:77227

仓颉:NLHAF GBK编码:EB49 规范编码:

dǎo ㄉㄠˇ

◎ 古同“”。

[①][dǎo]

[《廣韻》都晧切,上晧,端。]

亦作“1”。“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1”。亦作“1”。亦作“3”。亦作“1”。

(1)海洋及江、湖中被水环绕的陆地。

(2)姓。明代有举人岛璞。见《正字通·山部》。

[广 韵]:都了切,上29篠,diǎo,效開四上蕭端

[粤 语]:wu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戌集中】【阜字部】 隝; 康熙笔画:19; 页码:页1360第02

【集韻】覩老切,音擣。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阜陵別隝。【註】隝,水中山也。【玉篇】今作島。亦作隯。【集韻】亦作嶹。 又【集韻】丁了切,音鳥。義同。 又同鴟。【後漢·循吏傳】仇覽爲蒲亭長,鄕邑爲之諺曰:父母何在,在我庭。化我隝梟,哺所生。【註】隝梟,卽鴟梟也。 又叶當口切,音斗。【前漢·敘傳】橫雖雄才,伏於海隝。沐浴尸鄕,北面奉首。 又叶都木切,音篤。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振溪通谷,蹇產溝瀆。𧮰呀豁閕,阜陵別隝。○按正字通又見鳥部,重出,應刪。


考證:〔【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】阜陵別隝。〕 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。〔【上林賦】𧮰呀豁聞,阜陵別隝。〕 謹照原文豁聞改豁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