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注音:部首:部首笔画:7

笔画:22 笔顺:竖折横竖横竖横撇竖折横横折折捺折折捺横竖撇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KHXS 五笔98:KHRS UNICODE:U+8E92 四角号码:62194

仓颉:RMVID GBK编码:DC56 规范编码:

lì ㄌㄧˋ

[①][lì]

[《廣韻》郎擊切,入錫,來。]

[《廣韻》盧各切,入鐸,來。]

1”的繁体字。

(1)跨越;跃动。

(2)引申为达到。

[②][luò]

[《集韻》力角切,入覺,來。]

2”的繁体字。

见“逴躒”、“卓躒”。

[广 韵]:盧各切,入19鐸,luò,宕開一入唐來

[平水韵]:入声三觉·入声十药·入声十二锡

[粤 语]:lik1lok3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中】【足字部】 躒; 康熙笔画:22; 页码:页1235第36

【廣韻】郞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狼狄切,𠀤音歷。同䟏。【玉篇】動也。【大戴禮】騏驥一躒,不能千步。 又人名。【左傳·昭九年】使荀躒佐下軍。【註】荀盈之子。 又【廣韻】盧各切【集韻】歷各切,𠀤音洛。【班固·西都賦】連躒諸夏。【註】逴躒,猶超絕也。【孔融·薦禰衡表】英才卓躒。【註】卓躒,絕異也。 又【左傳】荀躒,【釋文】亦音雒。 又【集韻】力角切,音犖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弋灼切,音藥。【類篇】迅也。


考證:〔【左傳·昭九年】使荀躒佐下車。〕 謹照原文下車改下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