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duò 注音:duò 部首:阝 部首笔画:2
笔画:8 笔顺:折竖横撇竖折横横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BDEG 五笔98:BDEG UNICODE:U+964F 四角号码:74227
仓颉:NLKB GBK编码:EA79 规范编码:
陏
duò ㄉㄨㄛˋ
◎ 瓜类植物的果实。
[①][duò]
[《字彙》徒火切]
瓜果果实。也作“蓏”。
[②][suí]
[《玉篇》辞規切]
春秋时国名。汉时成为县名。故址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南。
[粤 语]:ceoi4do6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戌集中】【阜字部】 陏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1350第03
【字彙】徒火切,惰上聲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果陏蠃蛤。【註】索隱曰:陏,徒火反。正義曰:陏,今爲搖。果搖,猶搖𤴁包裹也,今楚越之俗,尚有裹搖之語。楚越水鄕,足螺魚𪔀,民多探捕積聚,搖𤴁包裹,煮而食之。班固不曉裹搖之方言,述地云果蓏蠃蛤,非太史公意也。○按陏字諸書皆不載,無由稽考。易說卦爲果蓏,京房本作果墮,則墮卽蓏字,古字借也。《史記》陏字,《漢書》攺作蓏,必非無據。《正義》訓爲搖,似不可從。 又【篇海】旬爲切,音隨。國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