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注音: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13 笔顺:横竖撇捺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横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SGKL 五笔98:SGKL UNICODE:U+6945 四角号码:41966

仓颉:DMRW GBK编码:97E9 规范编码:

bī ㄅㄧˉ

◎ 拴在牛角上防止牛顶人的横木:“凡祭祀,饰其牛牲,设其楅衡。”

◎ 古代行乡射礼时插箭的器具:“命弟子设楅。”

◎ 木门后用以连结门板的横衬。

[①][bī]

[《廣韻》彼側切,入職,幫。]

[《廣韻》方六切,入屋,非。]

(1)加在牛角上用以控制牛的横木。参见“楅衡”。

(2)古代插箭的器具。

(3)木门背面连结门板的横衬木条。

(4)见“楅室”。

[广 韵]:方六切,入1屋,fu,通開三入東幫

[平水韵]:入声一屋·入声十三职

[国 语]:bì

[粤 语]:bik1fuk1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楅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538第23

【唐韻】彼側切【集韻】筆力切,𠀤音逼。【說文】木有所逼束也。【詩·魯頌】夏而楅衡。【徐曰】楅衡,以防牛觸人,故以一木橫于角端也。 又【周禮·天官·凌人疏】楅土爲室曰楅室,置生魚于中,糗乾之也。 又【集韻】甫六切,音匚。又【唐韻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方六切,音福。義𠀤同。 又承矢器【儀禮·鄕射禮】設楅于中庭南。【註】楅猶幅也,所以承笴齊矢者。【疏】義取邊幅整齊之意,長如笴,博三寸,厚寸有半,龍首,其中蛇交。 又【集韻】拍逼切,音偪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