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sǔn 注音:sǔn 部首:竹 部首笔画:6
笔画:15 笔顺:撇横捺撇横捺撇折竖折横横折竖横 结构:上下结构
五笔86:TQJB 五笔98:TQJB UNICODE:U+7BB0 四角号码:88407
仓颉:HPAD GBK编码:B990 规范编码:
箰
sǔn ㄙㄨㄣˇ
◎ 古同“筍”。
[①][sǔn]
[《廣韻》思尹切,上準,心。]
同“筍1”。
竹类的嫩茎、芽。
[广 韵]:思尹切,上17準,xǔn,臻合三上諄心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箰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890第13
【廣韻】思引切【集韻】聳尹切【正韻】聳允切,𠀤音筍。【集韻】竹胎也。【筍譜】筍或作箰。【莊子·至樂篇】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靑寧。【註】司馬云:羊奚,草名。根似蕪菁,與不箰之久竹比合而生靑寧。靑寧,竹根蟲也。 又【玉篇】箰箻,以捕鳥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