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luán 注音:luán 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23 笔顺:捺横横横竖折横折折捺捺捺捺折折捺捺捺捺横竖撇捺 结构:上下结构

五笔86:XYXS 五笔98:YXXS UNICODE:U+6B12 四角号码:22904

仓颉:VFD GBK编码:99E8 规范编码:

luán ㄌㄨㄢˊ

◎ 见“”。

[①][luán]

[《廣韻》落官切,平桓,來。]

1”的繁体字。

(1)木名。即栾华。

(2)古代乐器钟口的两角。

(3)建筑物立柱和横梁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。

(4)瘦削。

(5)犹圆。方圆之圆。

(6)古邑名。春秋属晋,故址在今河北省赵县西北。

(7)通“孿”。双生子。

(8)通“”。指古代帝王车驾所用之铃。详“欒車”。

(9)姓。汉有栾布。

[上古音]:元部来母,luan

[广 韵]:落官切,上平26桓,luán,山合一平桓來

[平水韵]:上平十四寒

[唐 音]:luɑn

[国 语]:luán

[粤 语]:lyun4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辰集中】【木字部】 欒; 康熙笔画:23; 页码:页564第01

【唐韻】路官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盧官切【韻會】盧丸切,𠀤音鸞。【說文】木似欄。大夫冢樹欄楝也。【周禮·冢人疏】大夫墳高八尺,樹以藥草。【廣韻】作樹以欒。【山海經】雲雨之山有木名欒,黃木,赤技,靑葉,羣帝焉取藥。【唐本草】謂之欒荆。【註】欒荆,莖葉都似石南。 又【本草別錄】欒華,葉似木槿而薄細,花黃似槐而稍長大。 又欒欒,瘠貌。【詩·檜風】棘人欒欒兮。 又鐘口兩角爲欒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鳧氏爲鐘,兩欒謂之銑。【疏】古應律之鐘不圜,狀如今之鈴,故有兩角也。 又【禮·明堂位】鸞車,有虞氏之車也。【鄭註】鸞或爲欒。 又【博雅】曲枅謂之欒。【左思·吳都賦】欒櫨疉施。 又檀欒,竹貌。【枚乗·兔園賦】修竹檀欒。 又姓。【春秋】欒書之後,代爲晉卿。枚乘《菟園賦》。


考證:〔【註】古應鐘之鐘不圜。〕 謹照周禮考工記原文註改疏。應鐘改應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