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kòu 注音:kòu 部首:釒 部首笔画:8
笔画:11 笔顺:撇捺横横竖捺撇横竖折横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QKG 五笔98:QKG UNICODE:U+91E6 四角号码:86100
仓颉:CR GBK编码:E240 规范编码:
釦
kòu ㄎㄡˋ
◎ 同“扣”。
[①][kòu]
[《廣韻》苦后切,上厚,溪。]
(1)以金玉等缘饰器物。
(2)纽扣。
(3)通“叩”。敲击。
[广 韵]:苦后切,上45厚,kǒu,流開一上侯溪
[平水韵]:上声二十五有·去声二十六宥
[粤 语]:kau3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釦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1296第16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苦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去厚切,𠀤音口。【說文】金飾器口也。【後漢·鄧皇后紀】其蜀漢釦器,九帶,佩刀𠀤不復調。【註】釦,音口。以金銀緣器也。 又鏤也。【班固·西都賦】𤣥墀釦砌。【註】墀,階也。以桼飾階。釦砌,鏤砌也。【揚雄·蜀都賦】雕鐫釦器,百伎千工。 又【韻會】歡動也。【吳語】三軍皆譁釦以振旅。【註】譁釦,讙呼也。韋昭曰:釦,猶叩也,攷也,謂擊金聲。譁,讙呼也。 又【集韻】丘堠切,音𡨥。義同。 又【正字通】俗謂衣紐曰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