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jiǎo jué 注音:jiǎo jué 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11 笔顺:撇折横横横竖横折捺折竖 结构:左中右结构

五笔86:EFCB 五笔98:EFCB UNICODE:U+811A 四角号码:77220

仓颉:BGIL GBK编码:BDC5 规范编码:2355

jiǎo ㄐㄧㄠˇ

◎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:脚心脚掌脚背脚跟脚步脚印脚法(指踢球、踢毽等的技巧)。脚镣脚踏实地(形容做事实事求是,不浮夸)。

◎ 最下部:脚注山脚墙脚

◎ 剩下的废料,渣滓:下脚料

◎ 〔脚本〕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。

◎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:脚夫脚行( háng )。脚钱拉脚

◎ 脚

feet footsie pettitoes trilby

详细字义

◎ 脚

脚 jiǎo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肉,却声。本义:胫,小腿)

(2) 同本义 [shank]

脚,胫也。——《说文

捶笞膑脚。——《荀子·正论》

(3) 又如:脚膀(指小腿);脚胫(小腿);腿杆(方言。腿)

(4) 足的别称 [foot]

雄兔脚扑朔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脚著谢公屐。—— 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

(5) 又如:脚炉(烘脚的小铜炉);脚踏(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);脚踪(足迹);脚驴(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)

(6) 某物的底座(作为它的支承部件)[base]

水面初平云脚低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

(7) 又如:根脚;杯脚;山脚;墙脚;脚灯;脚底下人

(8) 残渣,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[dregs;residue]。如:茶脚;酒脚

(9) 脚步 [step]。如:脚头(脚步,行动)

(10) 担任传递或运输的人 [porter]。如:脚家(脚夫);脚子(旧时对搬运工人的蔑称);脚户(脚夫);脚步钱(跑腿钱);脚费(脚钱);脚乘(运载工具,如舟车骡马等;指搬运费)

(11) 帮手 [helper]

我又不能自去,少不得要他作脚。——《红楼梦

(12) 末端 [end]。如:脚舰(系在战船尾部备用的小船);太阳光线的末端叫日脚

基本词义

◎ 脚 jué

〈名〉

(1)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[role;part]

崛,山短高也。——《说文

崛,特立也。——《埤苍

神明崛其特起。——张衡西京赋

洪台崛其独出兮。——《文选·扬雄·甘泉赋》

(2) 又如:脚儿(也作“角儿”、“脚色”);脚色(出身履历;演员;人物)

(3) 另见 jiǎo

[①][jiǎo]

[《廣韻》居勺切,入藥,見。]

亦作“1”。亦作“1”。

(1)人与动物腿的下端,接触地面、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。

(2)脚步;奔走;践踏。

(3)担任传递、运输的人及牲口。亦指搬运费。

(4)谓拖住一脚。

(5)器具的支撑;东西的下端。

(6)指植物的微根。

(7)指物象的底部或尾部。

(8)指细密丛集的痕迹。

(9)残渣;剩尾。

(10)帮手。

(11)量词。用于动物的腿。

(12)量词。用于脚踢的次数。

[②][jué]

亦作“2”。

(1)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,如京剧的生、旦、净、丑。

(2)角色。戏剧、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。

[广 韵]:居勺切,入18藥,jue,宕開三入陽見

[平水韵]:入声十药

[粤 语]:goek3

[闽南语]:kioh4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脚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983第01

【廣韻】居勺切【集韻】訖約切,𠀤音蹻。【說文】脛也。【釋名】脚,却也。以其坐時却在後也。【詩·小雅·旣微且尰釋文】尰,脚脛也。【山海經】長股之國,在雄常北,被髮。一曰長脚。


(腳)【唐韻】居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訖約切,𠀤音蹻。【說文】脛也。或作脚。【釋名】却也。以其坐時卻在後也。【荀子·正論篇】詈侮捽搏,捶笞臏腳。 又以足蹂物曰腳。【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】射麋腳麟。【註】郭璞曰:腳掎足。【文選·李善註】腳,謂持其麟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