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kuì 注音:kuì 部首:部首笔画:2

笔画:11 笔顺:横竖折横竖横竖折撇捺折 结构:半包围结构

五笔86:AKHM 五笔98:AKHM UNICODE:U+532E 四角号码:71718

仓颉:SLMO GBK编码:D8D1 规范编码:4783

(匱)

kuì ㄎㄨㄟˋ

◎ 缺乏:匮乏匮竭匮缺

◎ 匮

deficient lack

详细字义

◎ 匮

匱 kuì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匚( fāng),表示与盛放东西有关,贵声。( guì )本义:柜子)

(2) 运装土的畚。通“” [dung's basket]

纲纪咸张,成在一匮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

孔子曰:“辟如为山,未成一匮。止,吾止也。”——《汉书·礼乐志》

(3) 姓

词性变化

◎ 匮

匱 kuì

〈形〉

(1) 缺乏,空乏 [deficient;short of]

匱,乏也。——《广雅

财财不匮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仲秋》

其财匮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
虞不出财财匮少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。

(2) 又如:匮竭(穷尽,缺乏财货);匮粮(缺乏粮食);匮少(缺少);匮饿(缺粮饥饿);匮矮(缺粮饥饿);匮阕(缺乏)

(3) 通“” [rout]

貴而不傲,富而不骄,两而不爭,闻而不遥,远而不绝,穷而不匮者鲜矣。——《逸周书

[①][kuì]

[《廣韻》求位切,去至,羣。]

1”的繁体字。

(1)穷尽,空乏。

(2)同“”。

(3)通“”。

(4)通“”。见“匱生”。

[②][guì]

[《廣韻》求位切,去至,羣。]

1”的古字。“2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1”。

(1)大型藏物器。

(2)引申指供军事用的蓄水池、水库。

[上古音]:物部群母,giu?t

[平水韵]:去声四寘

[国 语]:guì,kuì

[粤 语]:gwai6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子集下】【匚字部】 匱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154第09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求位切【正韻】具位切,𠀤音蕢。【說文】匣也。从匚,貴聲。【六書故】今通以藏器之大者爲匱,次爲匣,小爲匵。【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】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。【韻會】或作鐀。俗作櫃。又【說文】一曰乏也。【廣韻】竭也。【詩·大雅】孝子不匱。又與簣通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綱紀咸張,成在一匱。又姓。【廣韻】何氏姓苑云:今廬江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