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chì 注音:chì 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9 笔顺:捺撇撇捺竖折横撇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OKWY 五笔98:OKWY UNICODE:U+70BD 四角号码:96880

仓颉:FRC GBK编码:B3E3 规范编码:4326

(熾)

chì ㄔˋ

◎ 热烈旺盛:炽焰炽热炽烈炽情白炽

◎ 炽

ablaze flaming

详细字义

◎ 炽

熾 chì

〈形〉

(1) (会意。从火,戠( zhí)声。本义:火旺)

(2) 同本义。引申为凶猛,激烈;气焰高涨 [burning]

炽,盛也。——《说文

三月而炽之。——《考工记·钟氏》

环顾国内,贼氛方炽。——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

(3) 又如:炽火(炽燎。烈火);炽焰(烈焰);炽火(燃点灯烛);炽腾(火势猛烈,火苗上窜)

(4) 兴盛,昌盛 [powerful and prosperous]

齐虽炽盛,不如如此。——《论衡·艺增》

(5) 又如:炽昌(昌盛);炽富(昌盛富足);炽茂(茂盛);炽发(勃发)

词性变化

◎ 炽

熾 chì

〈动〉

(1) 烹煮 [cook]

钟氏染羽,以朱湛丹秫,三月而炽之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·钟氏》

湛炽必洁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畅草可以炽酿。——《论衡·异虚》

(2) 又如:炽爨(烧煮)

[①][chì]

[《廣韻》昌志切,去志,昌。]

1”的繁体字。

(1)火旺盛。

(2)昌盛;兴盛。

(3)使兴旺昌盛。

(4)燃烧。

(5)赤。

(6)通“”。烹煮。

[上古音]:职部穿三母,thji?k

[平水韵]:去声四寘

[粤 语]:ci3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熾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669第10

〔古文〕𧹹𤎷【玉篇】【唐韻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昌志切,音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熾,盛也。【詩·小雅】玁狁孔熾。【魯頌】俾爾熾而昌。 又同熺。炊也。【左傳·昭十年】柳熾炭于位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鍾氏染羽,以朱湛丹秫,三月而熾之。 又與俶通。【詩·小雅】俶載南畝。【箋】俶讀爲熾。載讀爲葘。【疏】謂耜之熾而入地,以葘殺其草,故方言入地曰熾,反草曰葘也。又【周頌】俶載南畝。【箋】俶載當作熾葘。◎按正字通云:朱傳:俶,始也。載,事也。箋說非。然箋必非無據,今存之。 又叶昌據切,音處。【揚雄·解嘲】三仁去而殷墟,二老歸而周熾,子𣆁死而吳亡,種蠡存而越伯。伯音布,叶下懼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