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wěi 注音:wěi 部首:亻 部首笔画:2
笔画:14 笔顺:撇竖撇捺捺撇撇折折折捺捺捺捺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WETO 五笔98:WETO UNICODE:U+50DE 四角号码:22227
仓颉:OBHF GBK编码:835E 规范编码:
僞
wěi ㄨㄟˇ
◎ 同“伪”。
[①][wěi]
[《廣韻》危睡切,去寘,疑。]
(1)人为。
(2)奸伪;欺诈。
(3)伪装;假装。
(4)虚伪;虚假。
(5)僭伪。指非法的政权。
(6)通“帷”。
(7)通“爲”(wéi)。实行。
(8)通“爲”(wèi)。替。
[②][é]
[《集韻》吾禾切,平戈,疑。]
(1)通“訛”。改变;变化。
(3)通“吪”。动。
[③][guì]
[《集韻》居僞切,去寘,見。]
钱币。
[广 韵]:危睡切,去5寘,wèi,止合三去支B疑
[国 语]:wěi,wèi
[粤 语]:ngai6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 僞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117第02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危睡切,危去聲。【說文】詐也。【周禮·地官】大司徒之職,以五禮防萬民之僞,而敎之中。【書·周官】作僞心勞日拙。【左傳·襄三十年】淑愼爾止,無載爾僞。 又位悲切,讀作帷。【禮·喪大記】素錦褚,加僞荒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與訛同。【周禮·春官·馮相氏註】中夏,辨秩南僞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以勸南僞。【註】韋昭讀。【正字通】書堯典本作南訛,周禮註及漢書誤从僞。轉註古音謂吪假借作僞,泥。 【說文】从人,爲聲。【徐曰】僞者人爲之,非天眞也,故人爲爲僞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夏官·馮相氏註】中夏,辨秩南僞。〕 謹照原書夏官改春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