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kuàng 注音:kuàng 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18 笔顺:竖折横横捺横撇横竖竖横竖折横竖横撇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JYAW 五笔98:JOAW UNICODE:U+66E0 四角号码:60086

仓颉:AITC GBK编码:95E7 规范编码:

kuàng ㄎㄨㄤˋ

◎ 见“”。

[①][kuàng]

[《廣韻》苦謗切,去宕,溪。]

1”的今字。亦作“3”。“1”的繁体字。

(1)明白;明朗;明亮。

(2)空旷;开阔。

(3)指广大,宽广。

(4)荒废。

(5)指失职。

(6)徒然,徒劳。

(7)空缺。

(8)匮乏。

(9)指使穷匮。

(10)遥远。

(11)远离;疏远。

(12)长久,久远。

(13)豁达。

(14)荒凉,荒芜。

(15)指无妻的成年男子。亦指无夫的成年女子。

(16)指成年男子无妇独居。

(17)姓。清有旷敏本。见清李桓《国朝耆献类徵初编》卷一二六。

[广 韵]:苦謗切,去42宕,kuàng,宕合一去唐溪

[平水韵]:去声二十三漾

[唐 音]:*kuɑ?ng

[国 语]:kuàng

[粤 语]:kwong3

[闽南语]:khong3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辰集上】【日字部】 曠; 康熙笔画:19; 页码:页501第24

〔古文〕𣊥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苦謗切,音壙。【說文】明也。【後漢·竇融傳】則曠若發曚。【註】曠,明也。 又【書·臯陶謨】無曠庶官。【傳】曠,空也。【前漢·賈山傳】曠日十年。【註】師古曰:曠,空也,廢也。【劉楨·贈五官中郞將詩】彌曠十餘旬。【註】《倉頡篇》曰:曠,疎曠也。 又【博雅】曠,遠也。曠曠,大也。【篇海】久也,豁也。【廣韻】又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