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注音:部首:部首笔画:7

笔画:17 笔顺:竖折横竖横竖横撇撇竖横折撇横折撇折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KHRM 五笔98:KHRW UNICODE:U+8E4F 四角号码:62117

仓颉:RMHYU GBK编码:DB87 规范编码:

tí ㄊㄧˊ

◎ 同“”。

[①][tí]

[《廣韻》杜奚切,平齊,定。]

亦作“1”。

(1)马、牛、羊、猪等动物生在趾端的角质物。亦指具有这种角质物的脚。

(2)指牲口。

(3)捕兔的挂网。

(4)趋走;奔走。

(5)量词。用于草食动物。

[②][dì]

[《集韻》大計切,去霽,定。]

亦作“2”。

(1)踢。

(2)踩,踏。

[广 韵]:杜奚切,上平12齊,tí,蟹開四平齊定

[粤 语]:tai4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中】【足字部】 蹏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231第23

【唐韻】杜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田黎切【正韻】杜兮切,𠀤音題。【說文】足也。【前漢·貨殖傳】牧馬二百蹏。【註】蹏,古蹄字。 又【史記·孝武紀】會之上林中蹏氏觀。 又【前漢·孝成皇后傳】赫蹏書。【註】應劭曰:赫蹏,薄小紙也。 又【左思·吳都賦】罠蹏連綱。【註】罠,麋綱。蹏,兔綱。 又叶徒帝切【郭璞·水馬贊】馬實龍精,爰出水類。渥洼之駿,是勒是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