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lǎo liáo 注音:lǎo liáo 部首:部首笔画:3

笔画:15 笔顺:撇折撇横撇捺捺撇竖折横横竖撇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QTDI 五笔98:QTDI UNICODE:U+7360 四角号码:44296

仓颉:KHKCF GBK编码:E2B2 规范编码:5974

liáo ㄌㄧㄠˊ

◎ 面貌凶恶:獠面獠牙(露在嘴外面的长牙)。

◎ 夜间打猎:“于是乃相与獠于蕙圃”

详细字义

◎ 獠 lǎo

〈名〉

(1) 即僚 [Lao nationality]。中国古族名。分布在今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区。亦泛指南方各少数民族

(2) 詈词。古时北方人骂南方人的话 [fellow;guy]

你这獠子,好不达时务。——《古今小说

(3) 另见 liáo

词性变化

◎ 獠 liáo

〈形〉

(1) 凶恶的样子 [fierce]。如:獠牙(露在嘴外的长牙);獠子(骂人的话。丑类);獠面(粗野丑陋的容貌);獠女(粗蠢的婢女)

(2) 另见 lǎo

[①][liáo]

[《廣韻》落蕭切,平蕭,來。]

(1)夜猎。亦泛指打猎。

(2)凶恶的样子。参见“獠牙”、“獠面”。

[②][lǎo]

[《廣韻》盧皓切,上晧,來。]

[《廣韻》張絞切,上巧,知。]

(1)即僚。中国古族名。从三国至清,史籍屡见不鲜。分布在今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区。近代壮侗语族各族及仡佬族与其有渊源关系。亦以泛指南方各少数民族。

(2)詈词。

[广 韵]:落蕭切,下平3蕭,liáo,效開四平蕭來

[平水韵]:下平二萧·上声十八巧·去声十八啸

[粤 语]:liu4lou5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巳集下】【犬字部】 獠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718第29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力照切,音療。【說文】本作𤢙,獵也。从犬,尞聲。又【廣韻】落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憐蕭切【正韻】連條切,𠀤音聊。【廣韻】夜獵也。【爾雅·釋天】宵田爲獠。【註】今江東呼獵爲獠。或曰卽今夜獵載鑪照也。【管子·四稱篇】獠獵畢弋。【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】乃相與獠於蕙圃。【集韻】或作䝤𤢸。 又【廣韻】盧皓切【集韻】魯皓切,𠀤音老。【集韻】西南夷謂之獠。或作僚㺐。 又【廣韻】張絞切【集韻】【類篇】竹絞切,𠀤音杳。【廣韻】本作䝤。【集韻】或作㺐。互詳豸部䝤字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