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shǎn 注音:shǎn 部首:部首笔画:4

笔画:13 笔顺:捺撇撇捺捺撇撇捺竖横竖折横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OOHK 五笔98:OOHK UNICODE:U+7154 四角号码:91862

仓颉:FFYR GBK编码:9F9A 规范编码:

shǎn ㄕㄢˇ

◎ 古同“”,闪烁:“文无虚奏,士有指南,亭亭时达,烈烈煔煔。”

shān ㄕㄢˉ

◎ 古通“”:“朝宗市煔木往扬州。”

[①][shǎn]

[《廣韻》舒贍切,去艷,書。]

[《廣韻》胡甘切,平談,匣。]

亦作“1”。

火光闪烁。

[②][qián]

[《集韻》慈鹽切,平鹽,從。]

亦作“2”。

把肉浸在汤中。亦泛指煮肉。

[③][shān]

[《集韻》師銜切,平銜,生。]

亦作“3”。

即杉。

[广 韵]:胡甘切,下平23談,hán,咸開一平談匣

[平水韵]:去声二十九艳

[粤 语]:sim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巳集中】【火字部】 煔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676第16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他念切,音㮇。【玉篇】火光也。【集韻】本作𦧡。 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舒贍切,音閃。【說文】火行也。【集韻】或作炶熌。 又【集韻】以贍切,音豔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胡甘切,音酣。【廣韻】火上行貌。同炶。【集韻】或作𤊼。 又【集韻】徐廉切,音䕭。本作燅。或作爓燖燂。詳燅字註。 又【集韻】慈鹽切,音潛。本作燖。或作爓。詳燖字註。【楚辭·大招】炙鴰烝鳧煔鶉敶只。【朱註】煔音潛。爚也。 又【集韻】思廉切,音銛。木名。 又【集韻】師銜切,音衫。義同。 又【爾雅·釋木】柀煔。【註】煔似松,生江南,可以爲船作柱,埋之不腐。【疏】柀,一名煔。俗作杉。【釋文】煔音杉。【集韻】或作杉。【正字通】爾雅本作檆。俗本譌作煔。◎按木名似應从木作檆,今作煔者,省文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