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注音:部首:部首笔画:3

笔画:18 笔顺:竖折竖竖横竖折竖竖横竖折竖竖横横撇捺 结构:上下结构

五笔86:LLLD 五笔98:LLLD UNICODE:U+5970 四角号码:60804

仓颉:WLWWK GBK编码:8A60 规范编码:

bì ㄅㄧˋ

◎ 不醉而怒:“内奰于中国。”

◎ 壮大:“食楮多力而奰。”

◎ 迫:“到此但知山,尽忘水奔奰。”

详细字义

◎ 奰 bì

〈形〉

(1) 怒而作气的样子 [be angry]

内奰于中国,覃及鬼方。——《·大雅·荡》

(2) 又如:奰怒(愤怒);奰屃(气盛作力的样子)

[①][bì]

[《廣韻》平祕切,去至,並。]

(1)怒。

(2)引申为乱谋。

(3)壮大。

(4)迫。压迫;被迫。

(5)迫。急促。

[广 韵]:平祕切,去6至,bì,止開三去脂B並

[唐 音]:bhyi?

[国 语]:bì

[粤 语]:bei6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丑集下】【大字部】 奰; 康熙笔画:18; 页码:页254第18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平祕切【正韻】毗意切,𠀤音備。【說文】壯大也。一曰迫也。 又怒也,不醉而怒謂之奰。【詩·大雅】內奰于中國,覃及鬼方。【註】自近及遠,無不怨怒也。 本作𡚤,从三目三大,今省作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