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wú 注音:wú 部首:釒 部首笔画:8
笔画:15 笔顺: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横竖折横竖折横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QGKG 五笔98:QGKG UNICODE:U+92D9 四角号码:81161
仓颉:CMMR GBK编码:E46F 规范编码:
鋙
wú ㄨˊ
◎ 见“铻”。
[①][yǔ]
[《廣韻》角巨切,上語,疑。]
见“鉏2鋙”。
[②][wú]
[《集韻》訛胡切,平模,疑。]
“铻2”的繁体字。
见“錕鋙”。
[广 韵]:語居切,上平9魚,yú,遇開三平魚疑
[粤 语]:jyu5ng4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鋙; 康熙笔画:15; 页码:页1307第21
【集韻】魚巨切【集韻】偶舉切【韻會】語許切【正韻】偶許切,𠀤音語。【說文】本作䥏。鉏䥏也。【廣韻】鉏鋙,物不相當。【楚辭·九辯】圜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。 又【玉篇】樂器也。 又【正韻】不安貌。亦作岨峿。 又【廣韻】語居切【集韻】牛居切,𠀤音魚。【廣韻】鋤屬。 又【集韻】訛胡切,音吾。本作鋘。錕鋘,山名。出金,可作刀以切玉。【列子·殷湯篇】錕鋙之劒。【註】鋙,音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