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shú 注音:shú 部首:部首笔画:3

笔画:14 笔顺:捺横竖折横折竖横撇折捺横竖横 结构:上下结构

五笔86:YBVF 五笔98:YBVF UNICODE:U+587E 四角号码:05104

仓颉:YIG GBK编码:DBD3 规范编码:5777

shú ㄕㄨˊ

◎ 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:塾师家塾私塾

◎ 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。

◎ 塾

private school

详细字义

◎ 塾 shú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土,孰声。本义:古时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)

(2) 宫门外两侧房屋,为臣僚等候朝见皇帝之处 [side house]

先辂在左塾之前,次辂右塾之前。——《·顾命》

(3) 古时又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屋

春,[将]出民,里胥平旦于右塾,邻长坐于[左]塾,毕出然后归,夕亦如之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

(4) 旧时私人设立的学校 [private school]

老人邻有西塾,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

(5) 射垛,箭靶 [target]

使长安中官署及天下乡亭皆画 伯升象于塾,旦起射之。——《后汉书

[①][shú]

[《廣韻》殊六切,入屋,禪。]

(1)宫门外两侧房屋,为臣僚等候朝见皇帝之处。

(2)古时门内东西两侧的屋。

(3)旧时私人设立的进行教学的地方。

(4)射垛,箭靶。

[广 韵]:殊六切,入1屋,shú,通開三入東常

[平水韵]:入声一屋

[国 语]:shú

[粤 语]:suk6

[闽南语]:siok8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丑集中】【土字部】 塾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237第10

【廣韻】殊六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神六切,𠀤音孰。【說文】門側堂也。【禮·學記】古之敎者,黨有庠,家有塾。【儀禮·冠禮】具饌于西塾。 又【三輔黃圖】未央宮外有塾門。【古今注】塾之爲言熟也。臣朝君,至塾門,更詳熟所應對之事。 又【前漢·食貨志】春將出民里胥,平旦坐于右塾,鄰長坐于左塾。 又疾也。【山海經】首山之隂曰机谷,多𩿁鳥,其狀如梟而三目,食之巳塾。𩿁音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