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fēng 注音:fēng 部首:部首笔画:3

笔画:9 笔顺:横竖横横竖横横竖捺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FFFY 五笔98:FFFY UNICODE:U+5C01 四角号码:44100

仓颉:GGDI GBK编码:B7E2 规范编码:1366

fēng ㄈㄥˉ

◎ 密闭,使跟外面隔绝:封闭密封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

◎ 用来装信、钱等物的纸套:信封赏封

◎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:封侯封君(领有封地的贵族)。封邑封拜(拜官授爵)。封典封建

◎ 疆界:封疆封域封界

◎ 限制:故步自封

◎ 帝王筑坛祭天:封禅(祭天为“”,祭地为“”)。

◎ 量词,用于装封套的东西:一封信

◎ 姓。

◎ 封

envelop

详细字义

◎ 封 fēng

〈名〉

(1) (会意。金文字形,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,右边是一只手(又,后来写作“”),表示聚土培植。《说文》:“封,爵诸侯之土也。从之从土从寸。” 郭沫若曰:“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。此习于今犹存。然其事之起,乃远在太古。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,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。”。 李孝定曰:“封之本义当以 郭说为是, 许训乃后起之义。字象植树土上,以明经界。爵诸侯必有封疆,乃其引申义。”本义:疆界;田界)

(2) 同本义 [boundary]

所封封域。——《周礼·春官·保章氏》

田有封洫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

使田有封洫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乐成》

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

(3) 又如:封内,封外(天子或诸侯的领地之内或外);封守(边防;封疆);封界,封略(疆界;边境);封洫(区分田界的水沟);封畔(国界)

(4) 坟堆;土堆 [mound]

而五人者亦得以加其土封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

(5) 土堆或形状像坟的堆积物 [mound]

所谓平原者,下泽也。虽有小封,不得为高。——《管子

(6) 国土,土地 [land of a country;land]

土地之大,封内千里。——《荀子

(7) 泛指书信 [letter]

封来江渺渺,信去雨冥冥。——李商隐酬令狐郎中见寄

(8) 封建主义的简称 [feudalism]

(9) 封山,山名 [Feng mountain]。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

(10) 姓

词性变化

◎ 封 fēng

〈动〉

(1) 分封土地 [present vavasory]

以赂秦之地,封天下之谋臣。—— 宋· 苏洵《六国论

故太公望封于 营丘。——《史记· 货殖列传序》

(2) 又如:封国(封土立国);封爵(封土授爵);封赋(受封田地的赋税);封邑(赐给领地以为食邑)

(3) 帝王把爵位及土地赐给臣子也叫封 [confer upon]

安緼王即位,封公子为 信陵君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刘良佐者,故弘光四镇之一,封 广昌伯。—— 清· 邵长蘅《阎典史传

(4) 又如:分封(古代帝王社祭,以五色土为坛,分封诸侯则割方色之土,以茅草包之,授予受封者,作为分封土地的表示);封名(封爵赐姓);封拜(赐爵授官);封侯(封拜侯爵)

(5) 堆土植树为界;培土 [earth up]

将何以封矣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下》

于是封之,崇四尺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下》

开阡陌封疆。——《史记·商君书》

(6) 又如:封植(封土植树);封树(堆土植树以固疆界);封表(堆土以作标记);封殖(壅土培育)

(7) 古代帝王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也叫封 [build soil altar to worship heaven in ancient Emperor]

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
(8) 堆土筑坟 [stack soil to build a grave]

封王子比干之墓。——《礼记

(9) 用加盖印章的纸条贴在门、箱或其他容器的口上以防开启 [seal]

籍吏民,封府库,而待将军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公拆袄,出珠授之,封识宛然。——明· 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

(10) 又如:封押(缄封签押);封包(封缄);封册(封缄玉册);封志(封识,封记);封检(加盖印记的封口)。又指用密封物或结扎物把容器弄严,防止空气流通。如:把酱菜坛子封好

(11) 界限,局限 [limit]

余不敢以麋鹿自封也。——徐光启甘薯疏序

民族者,非封于汉属而已。—— 章炳麟《复仇是非论

(12) 封闭(以封记关闭,使不能动用、通行或随便打开);堵塞 [close]

遂收盛樊於期之首,函封之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(13) 又如:封贮(封存,贮藏);封藏;封锢(严密关锁);封关(封锁关口);封灵(盖棺)

(14) 用新加燃料或其他物质把火盖住 [bank up]。如:炉子封了吗?

◎ 封 fēng

〈形〉

(1) 高 [high]

登封泰山,降坐明堂。——《汉书

(2) 大 [big]。如:封豕(大猪);封豕长蛇(大猪和长蛇。喻大恶元凶);封羊(一种大羊);封兽(古指大象)

[①][fēng]

[《廣韻》府容切,平鍾,非。]

[《廣韻》方用切,去用,非。]

(1)疆域;分界。

(2)领地;邦国。

(3)帝王以爵位、土地、名号等赐人。

(4)指上级把职务、名誉等赏给下级。含调侃意。

(5)堆土;培土。

(6)积土为坟。

(7)引申为坟墓。

(8)埋葬。

(9)引申为敛藏。

(10)坟状的堆积土。

(11)特指蚁封,蚁土。

(12)物体隆起之处。

(13)帝王筑坛祭天地及四方山岳之神。

(14)指将帅用兵于外,登山祭天以如成功。

(15)封禅时所建的祭坛或刻石。

(16)封闭;堵塞。

(17)引申为禁止通行或不许动用。

(18)涂抹;覆盖。

(19)封缄;裹扎。

(20)封缄物。多指信件、文书、奏章等。

(21)指皇帝赐官授爵的诏令。参见“紫泥封”。

(22)封寄。

(23)扶植;培养。参见“封殖”。

(24)同“”。大。

(25)同“”。富厚。

(26)同丰。增多。

(27)量词。古代地积单位。

(28)量词。用于封缄物。

(29)量词。用称骆驼。

(30)古地名。

(31)姓。东汉有封观。

[②][fèng]

[《廣韻》方用切,去用,非。]

同“2”。

菰根。

[③][biǎn]

[《集韻》陂驗切,去驗,幫。]

1”的古字。

棺木下葬。

[广 韵]:府容切,上平3鍾,fēng,通開三平鍾幫

[平水韵]:上平二冬·去声二宋

[唐 音]:biong

[国 语]:fēng

[粤 语]:fung1

[闽南语]:hong1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寅集上】【寸字部】 封; 康熙笔画:9; 页码:页294第07

〔古文〕𡉘𡊽【唐韻】府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方容切,𠀤音崶。【說文】爵諸侯之土也。从之从土从寸。【徐曰】各之其土也,寸守其法度也。本作封,隸作封,从圭所執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】王大封,則告后土。【註】封,土地之事也。 又【大戴禮】五十里而封。又【前漢·𠛬法志】同十爲封,封十爲畿,畿方千里。 又封疆之官曰封人。【周禮·地官】封人掌設王之社壝,爲畿封而樹之。又【大司徒之職】凡造都鄙,制其地域,而溝封之。【註】封,起土界也。土在溝上謂之封,封上樹木以爲固也。 又大也。【詩·商頌】封建厥福。【書·舜典】封十有二山。【孔傳】封,大也。每州之名山殊大者,以爲其州之鎮。 又封禪,祭名。積土增山曰封,爲墠祭地曰禪。【孝經緯】封於泰山,禪於梁甫。【白虎通】王者封禪以告太平。金泥銀繩,封以印璽。孔子登泰山,觀易姓而王可得而數者,七十餘封是也。 又聚土曰封。【周禮·地官·冢人】以爵等爲丘封之度與樹數。 又培也。【吳語】封殖越國。【註】壅本曰封。 又富厚也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無秩祿之奉,爵邑之入,而樂與之比者,命曰素封。 又凡專利自私曰封。【詩·周頌】無封靡于爾邦。【禮·王制】名山大澤不以封。【鄭註】與民同財,不得障管也。 又緘也。漢制,奏事皁囊封板,以防宣泄,謂之封事。又【前漢·平帝紀】諸乗傳者,持尺五木傳信,封以御史大夫印。 又國名。【禮·明堂位】封父龜。【註】封父,國也。 又州名。蒼梧郡地,隋爲封州。 又姓。黃帝時有封鉅。又賁氏改封氏。又穿封,複姓。 又土精。【白澤圖】物如小兒手,無指,名封。食之多力。 又封豕,大豕名。又去聲。【廣韻】芳用切,音葑【書·蔡仲之命】往卽乃封。徐邈讀。 又叶府良切,音方。【韓愈·李道古銘】本支于今,其尚有封。叶下亡。封字从𡉚从寸作。


考證:〔【禮·王制】五十里爲封。〕 謹按王制無此文,查係大戴禮王言篇。謹據改爲大戴禮五十里而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