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zhōng 注音:zhōng 部首:部首笔画:8

笔画:20 笔顺: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捺横捺撇横竖折横横竖横横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QUJF 五笔98:QUJF UNICODE:U+9418 四角号码:80115

仓颉:CYTG GBK编码:E78A 规范编码:

zhōng ㄓㄨㄥˉ

◎ 见“”。

[①][zhōng]

[《廣韻》職容切,平鍾,章。]

2”的繁体字。“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1”。

(1)古代乐器。青铜制,悬挂于架上,以槌叩击发音。祭祀或宴享时用。战斗中亦用以指挥进退。西周中期开始有十几个大小成组的称编钟,大而单一的称特钟。

(2)梵语Ghant的意译。佛寺悬挂的钟。多用作报时、报警、集合的信号。

(3)泛指击以报时的钟。

(4)指鸣钟。

(5)计时的器具。比表大,有挂在墙上的,也有放在桌上的。

(6)指钟点,时间。

(7)古容量单位。

[上古音]:东部照三母,tjiong

[广 韵]:職容切,上平3鍾,zhōng,通開三平鍾章

[平水韵]:上平二冬

[粤 语]:zung1

[闽南语]:cheng1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鐘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1323第02

【唐韻】職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諸容切,𠀤音鍾。【說文】樂鐘也。【廣韻】世本曰:垂作鐘。【釋名】鐘,空也。內空受氣多,故聲大也。【詩·周南】鐘鼓樂之。 又【韻會】律名,黃鐘十一月,夾鐘二月,林鐘六月,應鐘十月。◎按《周》《禮》皆作鍾,古字通用。互詳前鍾字註。 又地名。【春秋·桓十一年】公會宋公于夫鐘。【註】夫鐘,郕地。 又山名。【廣輿記】鐘山屬金陵。 【集韻】或作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