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yǐ 注音:yǐ 部首:攵 部首笔画:4
笔画:7 笔顺:折横折撇横撇捺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NTY 五笔98:NTY UNICODE:U+653A 四角号码:78740
仓颉:RUOK GBK编码:948F 规范编码:
攺
yǐ ㄧˇ
◎ 〔?( gāi )攺〕古代用以驱鬼避邪的佩物,用金属或玉制成。
[①][yǐ]
[《廣韻》羊己切,上止,以。]
义未详。
[广 韵]:羊己切,上6止,yǐ,止開三上之以
[国 语]:yǐ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卯集下】【攴字部】 攺; 康熙笔画:7; 页码:页468第12
【廣韻】詳里切【集韻】養里切,【韻會】羊己切,𠀤音以。【說文】㱾𢻰大剛卯,以逐鬼魅也。从攴巳聲。○按《前漢·王莽傳》《後漢·輿服志》俱不言剛卯。又名㱾𢻰,蓋闕載也。徐鉉音古亥切,與攺同音,非是。 又【集韻】象齒切,音似。義同。【說文】从攴作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