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ǎi 注音:ǎi 部首:雨 部首笔画:8
笔画:19 笔顺:横捺折竖捺捺捺捺捺折竖折横横撇折撇捺折 结构:上下结构
五笔86:FYJN 五笔98:FYJN UNICODE:U+972D 四角号码:10727
仓颉:MBIVV GBK编码:F6B0 规范编码:6379
霭
(靄)
ǎi ㄞˇ
◎ 霭
详细字义
◎ 霭
靄 ǎi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雨,谒声。本义:云气)
(2) 同本义 [mist]
倾云结流霭。——《文选·陆机·挽歌诗三首》
暮霭沉沉楚天阔。—— 柳永《雨霖铃》
(3) 又如:暮霭(傍晚的云雾)
(4) 烟雾;蒸气 [smoke;vapor;mist]
白云回望合,青霭入看无。——唐· 王维《终南山》
(5) 姓
[①][ǎi]
[《廣韻》於蓋切,去泰,影。]
[《廣韻》烏葛切,入曷,影。]
“霭1”的繁体字。
(1)云气;烟雾。
(2)笼罩貌。
(3)引申为缭绕。
(4)晦暝貌。
(5)浓盛貌。
(6)通“藹”。和气貌。
[平水韵]:去声九泰
[粤 语]:oi2
[闽南语]:ai2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戌集中】【雨字部】 靄; 康熙笔画:24; 页码:页1378第04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於蓋切,音藹。【說文】雲貌。从雨,謁省聲。【集韻】或作䨠。 又【韻會】雲集貌。 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依亥切,音欸。義同。又【韻會】氛也。 又【廣韻】於葛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阿葛切,𠀤音遏。義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