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zī 注音:zī 部首:釒 部首笔画:8
笔画:17 笔顺: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折折折横竖折横竖横 结构:左右结构
五笔86:QGVL 五笔98:QVGL UNICODE:U+937F 四角号码:82163
仓颉:CVMW GBK编码:E653 规范编码:
鍿
zī ㄗˉ
◎ 古同“锱”。
[①][zī]
[《廣韻》側持切,平之,莊。]
(1)古代重量单位。其说不一,或谓六铢,或谓八铢,或谓六两,或谓八两。一般从《说文》,谓六铢,即一两的四分之一。
(2)引申为少、细微。参见“錙介”、“錙銖”。
(3)通“緇”。黑色。参见“錙徒”。
(4)通“菑”。参见“錙壇之宫”。
[广 韵]:側持切,上平7之,zhī,止開三平之莊
康熙字典: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鍿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316第06
【正字通】錙本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