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注音:部首:部首笔画:6

笔画:23 笔顺: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竖横捺竖折竖竖横 结构:上下结构

五笔86:JJJL 五笔98:JJJL UNICODE:U+8831 四角号码:50102

仓颉:LILIT GBK编码:D04D 规范编码:

gǔ ㄍㄨˇ

◎ 见“”。

[①][gǔ]

[《廣韻》公户切,上姥,見。]

1”的繁体字。

(1)人腹中的寄生虫。

(2)谷类中蛀虫所化的蛾。

(3)传说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。

(4)伤害人的热毒恶气。

(5)指与诅咒、祈祷鬼神等迷信有关的事。参见“蠱氣”、“蠱菑”。

(6)诱惑;迷乱。

(7)事。

(8)病名。神经错乱。

(9)一种腹部臌胀的疾病。

(10)《易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,巽下艮上。

[②][yě]

[《集韻》以者切,上馬,以。]

2”的繁体字。通“1”。

冶媚;妖艳。

[广 韵]:公戸切,上10姥,gǔ,遇開一上模見

[平水韵]:上声七麌

[粤 语]:gu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申集中】【虫字部】 蠱; 康熙笔画:23; 页码:页1103第12

【唐韻】公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果五切【正韻】公五切,𠀤音古。【說文】腹中蟲也。【通志·六書略】造蠱之法,以百蟲置皿中,俾相啖食,其存者爲蠱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於文皿蟲爲蠱。【註】皿,器也,器受蟲害者爲蠱。【周禮·秋官·庶氏】掌除毒蠱。【史記·秦本紀】德公二年初伏,以狗禦蠱。 又【左傳·昭元年】穀之飛亦爲蠱。【述異記】晉末,荆州久雨,粟化爲蠱蟲。 又【說文】臬桀死之鬼亦爲蠱。 又蠱雕,獸名。【山海經】鹿吳之山有獸名蠱雕,其狀如雕而有角,其音如嬰兒之音。 又【爾雅·釋詁】蠱,疑也。【左傳註】蠱,惑疾,心志惑亂之疾也。 又卦名。【易】巽下艮上,蠱。【序卦傳】蠱者,事也。 又【集韻】古慕切,音顧。義同。 又【正韻】以者切,音冶。媚也。 又【集韻】音義𠀤與冶同。【後漢·馬融傳·廣成頌】田開古蠱。【註】蠱與冶通。


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詁】蠱,疑也。【左傳註】蠱,惑疾,心志惑禮之疾也。〕 謹照原文禮改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