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注音:部首:部首笔画:3

笔画:10 笔顺:折折横捺撇横竖撇捺折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XONN 五笔98:XONN UNICODE:U+7EE7 四角号码:29119

仓颉:VMVFD GBK编码:BCCC 规范编码:2153

(繼)

jì ㄐㄧˋ

◎ 连续,接着:继续继任继承继武(足迹前后相接,喻后人接续前人的事业)。继往开来前仆后继

◎ 继

afterwards continue follow succeed then

详细字义

◎ 继

繼 jì

〈动〉

(1) 同本义(把断了的丝接续上) [continue;follow]

继,续也。——《说文

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。——《·象传》。注:“谓不绝也。”

折琼枝以继佩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

齐人未尝赂 秦,终继五国迁灭。—— 宋· 苏洵《六国论

先后相继。——明· 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
学即继以问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

(2) 又如:继继(前后相继,接续不断);继踪(继续前人所做的事);继踵(步履前后相接。指相传不绝);继志(继续前辈的志意)

(3) 继承 [succeed;inherit]

今夫封建者,继世而理。——柳宗元封建论

继吾志事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

九族无可继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

(4) 又如:继世(儿继承父的地位);继轨(承继祖业);继体(继承王位);继绪(继承祖业;传祚无穷)

(5) 接济 [give material or financial help to]。如:继褰(接济缩减)

(6) 通过正式合法手续,将别人孩子自愿地代替或作为自己的孩子 [adopt]。如:继子

(7) 随后;跟着 [follow]

宾继主君。——《周礼·司仪》

瑜等率轻锐继其后。——《资治通鉴

(8) 又如:继而

(9) 通“”。挂,拴缚;系念 [tie up;miss]

言“”者,见行遂意也。见继重在遂。——《公羊传·宣公元年》何休注

(10) 又如:继念(系念);继绊(系绊,束缚牵制);继缠(系缠,纠缠)

词性变化

◎ 继

繼 jì

〈名〉

(1) 子孙后代 [offspring]

有无肠之国无继子。——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

赵主之子孙侯者,其继有在者乎?——《战国策

(2) 后援 [backing;reinforcement;backup force]

围之不继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
[①][jì]

[《廣韻》古詣切,去霽,見。]

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1”。

(1)延续;使之不绝。

(2)前后相续;接连不断。

(3)随后;跟着。

(4)承接。

(5)增益;接济。

(6)系。系念。

[平水韵]:去声八霁

[粤 语]:gai3

[闽南语]:ke3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繼; 康熙笔画:20; 页码:页944第25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古詣切,音計。【說文】續也。【玉篇】紹繼也。【易·繫辭】繼之者,善也。【中庸】善繼人之志。【孟子】爲可繼也。【五經文字】繼从㡭,反𢇍爲㡭。俗作継,非。 又【集韻】吉棄切,音繫。縛也。【後漢·李固傳】羣下繼望。【註】劉攽曰:繼是繼續之義,不可施於此。蓋本是繫字,繫綴天下之望也。○按繼又音繫,訓縛,卽繫之義。劉欲改繼爲繫,非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