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注音:部首:部首笔画:2

笔画:7 笔顺:撇折横折捺折竖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QAYB 五笔98:QAYB UNICODE:U+90B8 四角号码:77727

仓颉:HMNL GBK编码:DBA1 规范编码:3743

dǐ ㄉㄧˇ

◎ 高级官员的住所(现多用于外交场合):官邸府邸私邸

◎ 旅舍:客邸邸店

◎ 停:邸车

◎ 屏风。

◎ 姓。

◎ 邸

mansion the residence of a high official

详细字义

◎ 邸 dǐ

〈名〉

(1) (形声。从邑,氐( dǐ )声。本义:战国时诸侯或朝见皇帝时在京城的住所。泛指官员办事或居住的处所)

(2) 同本义 [guild hall]

邸,属国舍也。——《说文

舍燕邸。——《汉书·卢绾传》。注:“诸侯王及诸郡朝宿之馆,在京师者谓之邸。”

(3) 又如:邸城(古代在京师为郡国诸侯或外藩君主朝觐起居所建的小城)

(4) 高级官员、贵族办事或居住的地方 [residence of a high official]。如:官邸;邸阁(屯积军粮的场所);邸观(邸舍与楼观);邸院(邸宅);私邸

(5) 店铺 [hotel]。如:邸店(古代兼具堆栈、商店、客舍性质的店铺)

(6) 止,到 [till;to]

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。——《史记·河渠书》

邸余车兮方林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
[①][dǐ]

[《廣韻》都禮切,上薺,端。]

(1)战国时诸国客馆,汉诸郡王侯为朝见而在京都设置的住所。

(2)王侯府第;私第。

(3)借指王侯。

(4)指官署。

(5)客舍;旅店。

(6)茶馆酒肆。

(7)官库。

(8)屏风。

(9)量器名。

(10)通“”。至,抵达。

(11)通“”。拍击,触动。

(12)通“”。抵偿。

(13)通“”。物的基部。

(14)通“”。大车后面的栏。

(15)姓。北齐有邸珍。见《北齐书·酷吏传》。

[广 韵]:都禮切,上11薺,dǐ,蟹開四上齊端

[平水韵]:上声八荠

[粤 语]:dai2

[闽南语]:ti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酉集下】【邑字部】 邸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270第06

【唐韻】都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典禮切,𠀤音底。【說文】屬國舍也。【徐曰】諸侯來朝,所舍曰邸,有根柢也,根本所在也。【前漢·文帝紀】至邸而議之。【註】郡國朝宿之舍,在京師者率名邸。邸,至也,言所歸至也。今人因謂逆旅皆曰邸舍。 又凡物之底皆曰邸。【爾雅·釋器】邸謂之柢。【註】根柢皆物之邸。邸卽底,通語也。 又圭之本亦曰邸。【周禮·春官·典瑞】四圭有邸,以祀天,旅上帝。【註】圭本著于璧,圭末四出也。 又屛風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掌次】王大旅上帝,則張氊案,設皇邸。【註】張氊案,以氊爲牀,于幄中設皇邸,謂以板爲屛風,染羽象鳳凰羽色以爲之,王座所置也。 又【正韻】至也。與抵通。【史記·河渠書】西邸瓠口。 又觸也。【宋玉·風賦】邸萼葉而振氣。【註】邸與抵同。 又姓。【集韻】漢上郡太守邸柱。 又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𨻰知切,音池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絲三邸。 【廣韻】俗作𨚎。亦作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