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ruǎn 注音:ruǎn 部首:部首笔画:2

笔画:6 笔顺:折竖横横撇折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BFQN 五笔98:BFQN UNICODE:U+962E 四角号码:71212

仓颉:NLMMU GBK编码:C8EE 规范编码:3639

ruǎn ㄖㄨㄢˇ

◎ 〔阮咸〕一种弦乐器,柄长而直,略象月琴,四根民弦,现亦有三根弦的。传说因中国晋代人阮咸善弹此乐器而得名。简称“”。

◎ 〔大小阮〕中国晋代阮籍和他的侄儿阮咸并有盛名,同为“竹林七贤”,世称“大小阮”。后“小阮”用作侄的代称,如“贤阮”。

◎ 姓。

详细字义

◎ 阮 ruǎn

(1) (形声。从阜( fù),元声。本义:五阮关)

(2) 同本义 [Wuyuan pass]

阮,代郡五阮关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亦曰 五原关

流民欲入五阮关者,勿苟留。——《汉书·成帝纪》

秦九原郡, 武帝元朔二年更名。——《地理志·五原郡》注

(3) 殷商国名 [Ruan state]。在今甘肃省泾川县,为周文王所灭

阮,国名。今 陕西 平凉府 泾州是也。——《字汇

侵阮徂 共。——《·大雅·皇矣》

侵自阮疆。

(4) 一种古老乐器“阮咸”的简称 [an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]。古琵琶的一种。四弦有柱,形似月琴。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,因而得名。现也有三弦的阮。如:阮咸

(5) 侄的代称 [nephew]。阮籍与侄阮咸并有盛名。世称“大小阮”。后用“小阮”作侄的代称。省称“”。如:“贤阮”;阮家会(喻指叔侄与亲朋好友聚会);阮咸宅(侄子居处的代称)

(6) 姓

[①][ruǎn]

[《廣韻》虞遠切,上阮,疑。]

(1)商代诸侯国名。偃姓。地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境。

(2)古乐器“阮咸”的简称。

(3)姓。三国魏有阮籍。见《三国志·魏志·阮籍传》。

[②][yuán]

[《廣韻》愚袁切,平元,疑。]

[《廣韻》虞遠切,上阮,疑。]

古关名。汉置,在今河北省宣化县西南。

[广 韵]:愚袁切,上平22元,yuán,山合三平元疑

[平水韵]:上平十三元·上声十三阮

[粤 语]:jyun2jyun5

[闽南语]:goan2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戌集中】【阜字部】 阮; 康熙笔画:12; 页码:页1346第18

【唐韻】虞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五遠切,𠀤音邧。【玉篇】山名。 又【玉篇】關名。【前漢·成帝紀】流民欲入五阮關者,勿苛留。 又國名。【詩·大雅】侵阮徂共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出𨻰留。 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愚袁切,音元。【說文】代郡五阮關也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作五原。【正韻】阮,古原字。 又【廣韻】五阮郡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作五原郡。【註】秦九原郡,武帝元朔二年更名。 【篇海】同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