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zhuāng 注音:zhuāng 部首:部首笔画:3

笔画:6 笔顺:捺横竖折撇横 结构:左右结构

五笔86:UVG 五笔98:UVG UNICODE:U+5986 四角号码:34140

仓颉:LMV GBK编码:D7B1 规范编码:0512

(妝)

zhuāng ㄓㄨㄤˉ

◎ 修饰、打扮:化妆妆饰妆点

◎ 供打扮用的物品,演员的衣装服饰:上妆卸妆

◎ 女子出嫁时陪送的衣物:嫁妆

◎ 修饰,打扮的式样:时妆古妆

◎ 妆

make up trousseau

详细字义

◎ 妆

妝、粧 zhuāng

〈动〉

(1) (形声。从女,爿( pán)声。本义:梳妆打扮)

(2) 同本义 [apply makeup]

妝,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亦作娤。

不待饰装(妆)。——宋玉登徒子好色赋

靓莊(妆)刻饰。——司马相如上林赋

曲罢曾教善才服,妆成每被秋娘妒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

(3) 又

梦啼妆泪红阑干。

绿云扰扰,开妆镜也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

形容憔悴,非昔悦,蓬鬓衰颜不复妆。——鲍照拟行路难

想着他眉儿浅浅描,脸儿淡淡妆。——王实甫西厢记

(4) 又如:妆束(打扮的样式);妆台(妇女梳妆用的镜台。亦借指闺房);妆严(妆束;打扮)

(5) 假装。同“” [pretend]

叉手躬身,妆聋做哑。——王实甫西厢记

(6) 又如:妆谎子(装腔,作假);妆晃(装门面,摆样子)

词性变化

◎ 妆

妝 zhuāng

〈名〉

(1) 女子身上的妆饰、脂粉 [woman's personal adorn ments]

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罗襦不复施,对君洗红妆。——杜甫新婚别

(2) 又如:艳妆;浓妆;妆光(盛装的容貌);妆盒(盛梳妆品的盒子);妆泪(女子的粉泪);妆奁(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)

(3) 演员身上的装饰 [decorations]。如:卸妆

(4) 装饰的式样 [style]

小姑洲北浦云边,二女啼妆自俨然。——唐· 李群玉《黄陵庙

(5) 又如:宣和妆;宫样十八九妆;妆束(服饰);妆梳(梳妆打扮的款式);妆饰(打扮的样式)

[①][zhuāng]

[《廣韻》側羊切,平陽,莊。]

亦作“1”。“1”的繁体字。

(1)梳妆打扮。

(2)指女子身上的妆饰。

(3)女子妆饰的式样。

(4)嫁妆。

(5)假装;装扮。

(6)古代云南地区使用贝币的单位。

[平水韵]:下平七阳

[国 语]:zhuāng

[粤 语]:zong1

[闽南语]:chong1

康熙字典:

◎ 康熙字典解释

【丑集下】【女字部】 妝; 康熙笔画:7; 页码:页256第04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側羊切【正韻】側霜切,𠀤音莊。【說文】飾也。【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】靚妝刻飾。【後漢·梁冀傳】冀妻孫壽,美而善爲疾態,作愁眉啼妝。【天寶遺事】妃𡣕施粉于兩頰,號淚妝。識者以爲不祥。【通鑑】周天元帝禁天下婦女施粉黛,皆黃眉黑妝。 从女,牀省聲。俗作粧娤。